知识城合资公司副总裁王美芳:2100天见证湾区新城蝶变
2012年12月,新加坡高管王美芳初来中新广州知识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过去的2100多天里,她见证了中新广州知识城从位于广州黄埔港边的一片荒地蜕变成为“有生命、有呼吸”的一座新城,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她笑言:“我们公司是第一家搬进知识城的企业,那会儿这里人烟稀少,交通也不太方便,地铁经常被我们的同事“包车”。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也越来越多人搬进来居住生活。这里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变得越来越拥挤了,马路也渐渐变得拥堵。”
自2010年奠基至今,中新广州知识城累计注册企业逾1800家,注册资本达1508亿元,引进了百济神州、创维、诺诚健华等重大项目165个,在建企业投资项目79个,总投资近1700亿元。区域的配套设施也日趋完善,优质的公办学校、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内聚外联的地铁公交网络让知识城居民生活越来越便利。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与新加坡政府间的第四个合作项目,邀请了新加坡原国家总规划师刘太格领衔设计,希望把新加坡先进的规划管理经验与广州市情、中国国情融合,共同“从零到一”打造广东经济转型的样板。
讲起知识城的规划与发展,王美芳就像介绍自家孩子,对其中的设计亮点如数家珍,充满自豪。“你们仔细看会发现靠近道路的草坪中央微微凹陷,绿化带中的池塘比普通池塘更小更浅。这些特殊的设计,都是知识城‘海绵城市’的一部分。”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让城市像一块“海绵”,在降雨时收集水资源,需要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每年夏天,广州的强降雨天气非常多,‘水浸街’的现象非常常见。但是前阵子刮台风,知识城的积水很快就退了,这都得归功于‘海绵城市’的建设。”
种种像“海绵城市”的细微设计汇聚成中新广州知识城“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生态格局,两地携手通过“串城、成网、引人”共同开发建设湾区新城,知识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起点和核心创新平台已初具模型。
2018年,中新广州知识城上升为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2020年,中国商务部印发了《中新广州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中新广州知识城进入开发建设2.0阶段。按照规划,知识城将与深圳、南沙、横琴等地的重大创新载体串连,打造大湾区创新带,提升区域协调创新能力。同时,它也将成为全球知识产权高地,促进大湾区知识密集型产业进一步集聚。
王美芳说:“现在项目的开发速度更快了,我们和中方的沟通也越来越顺畅,我们的参与度、使命感也越来越强了,我们将继续把知识城打造成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城,日后也希望把这里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合作机遇分享给大家。”
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携手呈献的“大湾区新知”网络专题将于12月16日在联合早报网正式上线。新加坡-广东两大主流媒体将持续聚焦新粤合作高光时刻,关注新加坡企业、机构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最新动向,为东南亚受众提供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的第一窗口,同时,也为两地政商学界搭建传播渠道。
【总策划】梅志清张纯青
【统筹】张莹欧阳妍
【执行】尹珏文周红豆陈锦霞董涵赖美雅
【采写】尹珏文周红豆
【摄像剪辑】罗文琛李江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