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诸舶口,最是澳门雄。”澳门北邻珠海、西与横琴半岛隔江相依,东望香港,南临南中国海。独特的区位优势,让澳门成为400余年东西文明交汇之要津。

自澳门开埠以来,不同族群文化在此地荟萃交融、共生共存。或朴实安宁、或古老清幽、或繁华喧嚣、或年轻新潮,多元的人文风貌,在这片只有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绽放出万花筒般绚丽迷人的魅力。

近年来,澳门对内重塑历史城区,对外共襄文化盛事。国际音乐节、妈祖文化旅游节、格兰披治大赛车、国际幻彩大巡游……成为澳门一张张名闻遐迩的“文化名片”,澳门年游客量也在20年间翻了五倍。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对澳门发展定位为“建设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如今,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共同支撑下,澳门怀揣着新的使命,将中国故事从“人文湾区”传遍“一带一路”。

让世界遗产“活”在都市日常

漫步澳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触摸到“西风东渐”留下的历史印记。历尽沧桑的大三巴牌坊雄踞在炮台山下,在牌坊斜后方不远处,传统中式的哪吒庙依然香火不断,袅袅香烟里诉说着湾区人古老的美好祈愿。

中西合璧的建筑和谐共处,是澳门多元文化个性的缩影。在澳门半岛不到9平方公里的老城区里,有着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第一所西式大学……四百年沉甸甸的东西方文明交往史尽收眼底。

2005年,澳门文物保育事业迎来了“高光时刻”:“澳门历史城区”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一致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从东望洋山到新马路,8个广场前地将22座历史建筑“串珠成链”,海丝遗珍熠熠生辉。

不过,要让这些散落市井的遗产重光,澳门也面临不小考验。“澳门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土地权益复杂,都是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澳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大会主席谭志广说。

为此,澳门文保人走上了独具特色的探索之路。在澳门,所有文物修复活化都需要经过文化部门协调,在业主出售受保护建筑时,政府也享有优先购买权。

在亚婆井前地,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别具岭南风情的院落府第引人瞩目。庭院曲径通幽,60多家大小房屋错落有致,古韵犹存。这里是清末著名思想家郑观应的家族故居“郑家大屋”。

郑氏家族曾经的繁华景象,依旧隐约浮现在游人眼前。然而,20多年前,由于郑家后人分居各地,院内渐渐被“七十二家房客”占据,一度曾有300多人在内居住。

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厅长蔡健龙告诉记者,政府接管郑家大屋时,物业已有超过八成地方有不同程度的损毁,部分地方原貌难辨。

幸运的是,政府2001年通过换地取得郑家大屋业权。为了实现“修旧如旧”,修复人员甚至深入江门、中山、深圳、东莞等地,采购难得一见的原始建筑物料。

经过8年半的修缮,郑家大屋2010年正式对外开放。如果说,修复让文物本体恢复健康的“体魄”,活化则为文化遗产重新注入“灵魂”。

澳门历史城区一直“活”在烟火气的平民日常中。正如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指出,这里不只承载着历史,更“体现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共生共存的鲜活感”。

如今,郑家大屋担当起青少年“世遗大使”的角色,过去五年,已为超过6000名中小学生提供120多场导赏活动。

今年11月,“互动环境剧场”《郑观应和你有个约会》拉开帷幕。郑家大屋张灯结彩,复活百年前澳门风情。游客则化身郑府座上宾,与“郑观应一家”共赏堂会戏。

在文化局推动下,粤剧快闪、非遗体验、亲子课程……一幕幕别开生面的文艺活动,正在“点亮”越来越多历史建筑。城区里的澳门往事,也变得愈加可触可感。

多元文化互动打造“全城舞台”

生活在文化遗产里的澳门人,日常百态充满浪漫的文艺情调。数百年来多元族群交织碰撞,更让澳门历史城区成为全年无休的文化舞台。

在《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70个项目中,既有广府地区土生土长的粤剧、咏春、鱼行舞醉龙,也有充满舶来气息的土生土语话剧、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栖身同一屋檐下,这些来自不同族群的非遗项目,也在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

区均祥是澳门南音说唱的代表性传承人。在他近年新收的徒弟中,一张混血的亮丽面孔分外引人注目。身为第八代土生葡人的黎若岚,拜师仅短短一年,就迎来了首场正式的南音演出。曲艺团将土生葡人短篇小说改编成南音说唱,演绎得凄婉动人。

黎若岚同时是澳门土生土语话剧团的成员。“无论南音还是土生土语话剧,都是澳门文化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在她看来,土生葡人族群是澳门的多元文化的体现,应面向湾区发挥中葡文化桥梁的作用。

区师傅近年也在探索通过不同形式的跨界合作,延续古老南音的生命力。2014年推出的《咏舞南音》尝试将南音说唱与舞蹈融合。而在文化局第27届澳门国际音乐节上,区均祥还代表南音“对话”葡萄牙非遗“法朵”,举办了一场跨界演奏音乐会。

“和而不同”是澳门文化生态最难能可贵之处,无论传统或新锐、外来或本土,每种艺术门类都能找到展现自我的一方舞台。

每逢金秋时节,澳门都会迎来一场世界级的视听盛宴——澳门国际音乐节。面对今年新冠疫情,音乐节从室内音乐厅搬到室外社区,让音符继续在城市每一个角落起舞。活动得到18队本地音乐团体、超过300位澳门音乐人的广泛响应。

回归以来,澳门集全城之力发展大型文化盛事。从2009年开始,为更强调“艺穗”与“城市”的关系,“澳门艺穗节”升级为“澳门城市艺穗节”。泳池里的水中音乐会、观音堂前的“快闪剧场”、卢家大屋的新锐话剧……“全城舞台、处处观众、人人艺术家”,激发着澳门城市空间无限的艺术潜能。

如今,文化已成为澳门独特的旅游产品。去年澳门游客量达到3500万人次,持续半年的大型文化艺术盛会“艺文荟澳”首度推出,就吸引1600万人次前来打卡。

澳门也逐渐把中葡文化交流成果带进“人文湾区”建设中。去年举办的第二届“相约澳门——中葡文化艺术节”,就成为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澳门分会场的重头戏。

“文化乃众人之事,真正的艺文活力,应该来自民间。全社会的参与才是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政府、财团、企业至市民,澳门各界参与文艺建设的热情,更让穆欣欣乐见其成。

从2011年开始,澳门基金会先后推出“澳门艺术家推广计划”和“澳门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从湾区走向国际,计划让澳门青年艺术家看到越来越广阔的未来。”澳门全艺社理事长黎小杰说。

粤澳交融驱动湾区设计力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选择到其他湾区城市创业,成为越来越多澳门青年不约而同的选择。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博士吴志良介绍,基金会近年推出“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专项资助计划”,支持投身湾区建设的澳门青年社团就不下30个。

“横琴的海对面,海对面是澳门;澳门的海对面,海对面是横琴。”一首童声合唱《澳门的对面是横琴》,道出了琴澳两地的地缘纽带,也唱出了湾区城市守望相亲的情谊。

去年年初,澳门青年蔡渊博将公司搬至横琴青年创业谷。工作日里,蔡渊博每天从澳门家中出发,开车来到横琴的办公室,车程只需要半个小时。

粤澳两地互联互通让蔡渊博发现了商机。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发现澳门”APP,是澳门首个完成推广及销售闭环的在线旅游产品平台,涵盖游客信息获取、商品购买、行程定制等服务。蔡渊博认为,日趋紧密的湾区交流,让沟通两地文化的“摆渡人”角色愈显重要。

目前,APP用户量达20万,其中接近70%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的用户。“中西文化在这里交织。无论是一首歌、一道菜、一家旅馆,都包含着澳门浓浓的人情味。我想带更多的人,去看看这样的澳门。”蔡渊博如此向记者分享他的初心。

像蔡渊博这样的澳门创业青年并不少见。截至去年年底,落户横琴的澳资企业总数超过2000家。其中,2019年新增澳资企业651家,较2018年增长逾46%,琴澳产业融合已成大势所趋。

近年来,澳门致力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化,特区政府通过“文化产业基金”“文化创意产业系列补助计划”等政策,推动企业和个人进入文创市场。“人文湾区”建设也为此提供天时地利之便。

第三届珠海国际设计周刚刚落下帷幕,令人惊艳的跨界设计刷新人们对湾区设计的认识。通过设计周落地的首个珠澳合作设计项目——珠澳设计中心,从正式运营至今只有一年,便成功对接珠澳两地多个大型合作项目。目前,该中心已引进26家设计机构及企业,其中澳门企业多达19家。

“在疫情影响之下,澳门设计市场加速向外发展。这个契机让我们更清晰认识和了解内地市场,也让越来越多设计师愿意回内地发展。”澳门设计师协会会长、珠澳设计中心负责人朱焯信说。

朱焯信介绍,珠澳设计中心带动了设计人才和创意设计企业之间的交流。许多珠澳两地的创意设计品牌,也正通过这个平台走向北京、上海、曼谷、东京,在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上海”2020等系列国际艺术设计展上崭露头角。

湾区人才交流早已深入到文化交往。从两年前开始,澳门参与面向湾区文保人的“故宫博物院青年实习计划”。来自粤港澳三地的青年学子并肩同行,在故宫多个部门开展长达40多天的深度实习。

“这也是澳门青年学习祖国历史文化、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难得的途径。”穆欣欣表示,粤澳两地未来将在演艺、文博、非遗、文创等多个领域,寻找新的连接点和突破口,共同汇入“人文湾区”发展大潮。

专家观察

湾区合作推动文化多元发展

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又给澳门的各项事业,包括澳门文化保育、澳门文创产业带来巨大的新市场,为澳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全面认识澳门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挑战,进而推行有效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有助澳门为整个国家文化产业跃升作出更大贡献。

澳门的文化产业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丰富的历史文化、方便的对外交流、独特的一国两制。澳门自16世纪中叶开埠以来,逐渐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华洋聚居的移民城市。人口结构的多样性带来了文化的多样性。近现代中国多灾多难,但澳门社会一直没有大的动荡,因此无论历史建筑或文化习俗都保存完好。特定的地理位置,长期的对外贸易,加以“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设计,使得澳门在对外交流方面非常便利。一国两制的制度设计,给予澳门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也深深影响着澳门文化的走向。以上三个优势,使得澳门形成本雅明所说的“多孔结构社会”,有利于澳门的稳定和繁荣。

但也应该看到,澳门面临经济模式单一、市场规模微小以及人才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问题。澳门是一个微小经济体,2019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为4347亿澳门元,而同期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26927.09亿人民币,广州市则为23628.60亿人民币。

虽然坐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澳门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优势,但由于各种原因,澳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巨大压力,非遗代际传承与普及现状也不容乐观。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澳门带来巨大的新市场同时,也带来新的竞争和挑战。

我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并发挥澳门的优势,澳门文化产业发展可以从四个战略方向推开。首先是竞争性战略,利用自由港优势,加强国际文创合作;利用澳门国际化都市、一国两制的优势,加强区域文化创意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的文创极点。第二是扭转型战略:加大对文创产业的资助;以与本澳优势产业合作之契机,提升优势产业的文创元素;促进教育与文创的深度融合。第三是差异化战略,注重澳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并举;以自身中西方文化融合特色,集中发展若干特色文创产品和品牌;举办更多文创活动,吸引国际优秀人才前来交流并学习有益经验。第四是防御型战略:谨慎处理人力市场保护与竞争的关系,进一步逐步开放人才政策;制定切实有效的文创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加强与湾区合作,以合作模式挖掘市场潜力。

澳门发展文化产业得到国家支持,也是澳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识。国家鼓励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大家认识到,要切实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文化产业不可或缺。2020年11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框架(2020—2024)》颁布,明确12类文化产业,提出7项重点任务,3大支持手段。澳门政府《2021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也将文化基地建设、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建澳等提上议事日程。此外,澳门回归以来高校发展迅速,在校人数不断攀升,也将有望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一个新的行业增长点。

如今,世界已经进入“数据文化时代”,信息和内容的发布者与使用者是交互的,有助人力资源潜力得到全力释放。作为“数据文化时代”的朝阳产业,澳门发展文化产业也可以突破物理空间小、自然资源少、经济模式单一、人才缺乏等限制和问题。我相信,无论从全球格局或澳门自身条件来看,澳门文化产业都具备空间开拓的无限可能性。

(作者:张志庆,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南方日报记者杨逸李文轩见习记者孙羽嘉通讯员郭妙瑜李振文林祖儿杨嘉欣发自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