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千年桑园围 见证龙江发展史
南方网讯(记者/许萌萌摄影/蒋永生)12月的暖冬午时,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甘竹滩发电站静静地横跨在西江支流甘竹溪入口。江边有人垂钓,垂钓人身后的长堤上不时有车经过,长堤另一侧则是星罗密布的鱼塘。
这里是近期获得世界瞩目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的所在地之一。桑园围是地跨佛山南海、顺德两区,由北江、西江大堤合围而成的区域性水利工程,历史上因种植大片桑树而得名。据《南海县志》记载,桑园围始建于宋代徽宗年间(公元1101—1125年)。900多年间,它围垦灌溉,合围防洪,推动了围内社会经济的发展。
今年12月8日,它带着厚重的历史,敲开了世遗的大门,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广东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桑园围目前全长68.85公里,其中三分之一在龙江镇内。镇内的围堤、古桥、古窦闸、碑刻、宗祠等水利设施和历史遗迹散落在民居旁,彰显着龙江的文脉悠长。
桑园围申遗成功后,龙江甘竹滩发电站旁多了两座展览馆——桑园围水利历史站展览馆和龙江历史文化展览馆。龙江镇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副主任表示,这两座展览馆将于12月28日面向公众开放,向世人讲述桑园围的历史,讲述龙江的历史。
趋水害为水利,龙江始终站在治水前沿
溯源桑园围近千年的历史,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一部佛山人与大自然相互“调和”、互相“成就”的历史。这其中,龙江人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龙江水利史》介绍,珠江三角洲由泥沙长期冲积发育而成,平原向海倾斜,不受潮水淹浸,却难逃洪水侵害。尤其是龙江一带,地处西江、北江下游,地势低洼,加之雨量充沛,历史上水患较多。《龙山乡志》有记录,龙江“元宋以前,山外皆海,潦水岁为患,民依高阜而居”。
人们为保护耕地不受潦水漫浸,开始在土墩四周筑成围基,并逐步与周边的土丘、高墩联成一体,将围基逐年加高加宽,使“潮田无恶岁”。这就是唐朝时期的“私基”。
进入宋朝后,大量中原移民迁入珠三角地区,开始筑堤垦地。在当时的官方主持下,龙江、龙山、甘竹、九江、西樵等地联合一起,因地制宜,利用原有的塘基和借助江边的山丘高地作基础,于1125年初步修筑成围。桑基鱼塘的基水地貌也逐渐形成。
到了晚明,龙江以石砌碪,开创了用石筑堤的先河,解决了土堤堤围单薄易崩决的问题。石坝、水闸、窦渠等筑石工程逐渐出现,桑园围不断得到加固重修,围内面积越来越大。清代初期,龙江又在桑园围内陆续修筑了10多条小围,形成第二道防线。
1794年,龙江人温汝适见堤围修筑的四十堡各大家族各自为政,堤围规模大小不一,工程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堤围防洪能力低下,遂牵头倡议通修桑园围,后由成立的桑园围总局着手并编修《桑园围志》。由此,桑园围开始作为整体性区域水利工程进行统一管理,逐渐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
至1925年,顺德、南海两县达成共识,建西基狮颔口闸、东基龙江新闸和歌滘水闸,使得桑园围首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闭口围。
如今,桑园围仍保障着265.4平方公里土地的防洪排涝安全和6.2万亩农田的灌溉供水,维系着围内近9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润泽岭南大地。回望发生在珠江三角洲上这场改造大自然的水利发展壮举,龙江始终站在不同时代的前沿,趋水害为水利,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桑基鱼塘到近现代工业摇篮,桑园围见证龙江产业发展史
桑园围在发挥基础灌溉和防洪功能外,千百年的发展也沉淀为岭南水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符号,滋养着富饶的珠三角和独特的岭南文化。
桑园围修建初期,珠江三角洲的人们把沧海变良田,开创出“桑基鱼塘”的科学农耕方式: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栽桑,蚕桑经济成了当时围内的主体经济。
明中叶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通,桑园围原本繁荣的蚕桑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国际市场。由于水运便利,下游直通澳门,龙江成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船只载满丝绸,从甘竹码头出发,顺西江而下,到达澳门,再由澳门去往世界各地。
到了近现代,堤围内外的蚕桑经济,高效高产的桑基鱼塘系统,加速了佛山地区的资本积累和近现代化的进程。除了大家都熟知的继昌隆缫丝厂,到1925年,顺德就有135家蒸汽缫丝厂,每个厂平均有400多台缫丝车,桑园围沿线乡村更成为机织之乡。规模与特色兼具的佛山桑蚕业与交错纵横的河涌,也浸润出国家级非遗香云纱。
千百年来,在桑园围的守护下,佛山先民有意识地围垦造田,果基塘围、桑基塘围开始演变出水利与农业兼备的功能。产业经济繁荣,百姓富庶。如今,秉承着先人的务实创新的基因,龙江镇为传统纺织业、家具产业提供拓展空间做大做强的同时,积极培育壮大芯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通过产业聚集再造一个甚至若干个产业龙江,为佛山的万亿产业集群,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