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广东在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的同时,克服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巨大困难,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1—2月的-23.2%逐月回升至全年的1.5%”。日前,列席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涂高坤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下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以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牵引制造业整体提质升级,不断开创制造强省建设新局面。

“十三五”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

南方日报:广东一直坚持制造业立省,“十三五”期间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突出成绩?

涂高坤:“十三五”期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6—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初步统计,2020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6.1%、31.1%,较2015年分别提高8.2个、5.5个百分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实施“强核工程”,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加快。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工作快速发展,布局建设2家国家级、28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企业技术中心130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2家;新获批7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累计23家。

实施“立柱工程”,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工作取得重大发展,形成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万亿级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大型骨干企业预计295家左右、“世界500强”企业14家。

实施“强链工程”,产业链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在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框架下建立重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稳链补链强链延链控链工作联动协调机制,支持华为与广州、深圳加强战略合作,打造“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等。

实施“优化布局工程”,产业发展协同性显著增强。建设93个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5个年产值超500亿元园区;区域产业共建进一步深化,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对口共建产业园累计引进超过900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落地建设。

实施“品质工程”,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36家企业成为“全国质量标杆”,居全国第一;累计建成5G基站突破12.4万座,5G产业规模、用户数和基站数均居全国第一;率先培育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建设3个世界级产业基地、5个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示范城市,全省4K电视产量约占全国一半。

实施“培土工程”,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出台《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实施“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惠企政策,在全国首创划定“工业用地保护红线”;深化放管服改革,“十三五”期间共压减80项省级行政职权,压减率达83%。

做好新冠疫苗生产保障

争取国家在粤布局疫苗产能

南方日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广东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

涂高坤:疫情来袭,我们面对的是防疫物资成千上万倍的暴涨需求和春节假期停产停运等矛盾和困难,全省工信系统全力以赴投入抗疫。在短短两个月内迅速扭转防疫物资严重紧缺的被动局面,实现从1月底的极度短缺到2月中旬的比较紧缺,再到4月以来的完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并有序出口,防疫物资生产取得五个“零的突破”,八类物资生产和国家调运总量居全国第一。在物资最为紧缺的1月底至3月上旬,我们将广东生产的2/3以上口罩交由国家支援湖北武汉等地区,为全国抗疫大局贡献了广东力量。

南方日报:广东怎样克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巨大困难?

涂高坤:作为经济外贸依存度最高、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广东克服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巨大困难。去年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出现-23.2%的超低增速。面对被动局面,我们采取非常之策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建立百家制造业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全省复工规上工业企业数和复工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工业生产逐月逐季回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去年4月实现当月正增长,二季度实现当季正增长,11月实现累计正增长,全年增长1.5%。

南方日报:临近春节,大家对于疫情防控和应急物资保障很关注,广东有哪些措施来做好常态化保障?

涂高坤:我们已牵头制定印发《广东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医疗物资保供工作方案》等常态化应急物资保供方案。接下来,努力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今冬明春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保障各项工作,动员本地区重点应急物资生产企业,建立双节值班轮班生产制度,保留至少30天以上的合格产品应急库存。一手抓推进新冠疫苗生产保障工作,加大新冠疫苗采购协调力度,疏通我省疫苗生产产业链,保障供应链。争取国家在广东布局新冠疫苗产能,有效利用我省已经建立的新冠疫苗生产线。

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

构建自主可控全产业链生态

南方日报: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具体怎么落实?

涂高坤:接下来,广东将大力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以培育战略性产业集群牵引制造业整体提质升级。

牵头抓好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建立联动协调推进机制和省领导定向联系产业集群机制。加大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力度,争取国家重点产业、重大工程和重大科学装置等落户广东。深化政银合作,支持引导银行机构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专属融资服务。

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工作,积极参与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一批控制力和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生态主导型企业,打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集成服务等产业链条,构建自主可控全产业链生态。精准实施“广东强芯”行动,构建集成电路产业“四梁八柱”。

持续深化战略性产业集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形成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工业发展体系,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推进重大短板技术、装备创新发展。

南方日报: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请谈谈“十四五”工信工作的总体规划及2021年工作计划。

涂高坤:“十四五”期间,全省工信系统将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奋力开创制造强省、网络强省、数字经济强省建设新局面。

2021年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持续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构建制造业创新体系,争取新创建1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新筹建3—5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深入推进2—3个产业链协同创新试点;着力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落实战略性产业集群“1+20”政策文件,支持引导银行机构为战略性产业集群企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专属融资服务。

狠抓工业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制定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支持政策和先进制造业项目普惠性支持政策;坚持供需双向协同发力,实施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创建国家“三品”战略试点示范城市,遴选发布消费品新产品,提升高端消费品供给能力;建设高水平园区平台,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部分区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3个大型产业园,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

加快推进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珠三角5G城市群建设,全面推进粤东西北地区5G网络规模化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高标准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力争全年推动1.5万家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打造更多制造业领军企业和“单项冠军”,力争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彭琳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肖雄王辉张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