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苞水闸:历经百年风雨,彰显为民初心
南方网讯(记者/贾茹)广东省北江大堤是从宋代开始历经数百年的培修而逐步形成,其前身是13条独立分散低矮单薄的小堤。芦苞水闸始建于1921年,是北江大堤上的一座大型分洪闸,位于北江下游佛山市三水区芦苞镇芦苞涌入口处,2006年被佛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广东水利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起源
1915年夏天,广东连降暴雨,东、西、北三江水同时暴涨。西、北两江各属堤围崩溃后,芦苞涌口未设水闸,洪水沿涌直泄而下,广东多地成了一片汪洋,洪水如猛兽般在广佛大地上肆虐。广州一带首当其冲,江水上涨一丈多,长堤、西濠口、西关地区均被淹没……这场当时让人谈水色变的“乙卯水灾”,最终导致受灾人口达378万人,死伤10万余人,30多个城镇及大部分村庄被淹浸,广州被淹7天,灾情惨重……
痛定思痛!这次水灾浩劫后,1918年,广东治河委员会使用“关余”(关税中扣除偿付外债、赔款及海关款后的剩余款)一百万两筹建芦苞水闸,作为北江进入广州的最后一道关口,以控制分泄北江洪水为目的,以防御1915年型洪水为标准,由瑞典工程师负责设计施工。项目在1921年动工,并在1923年完工。
1921年动工、1923年完工的芦苞水闸,长101米,共7孔。
建成后的芦苞水闸全长101米,共7孔,中孔为23m宽的无闸门溢流堰,两侧各3孔、每孔宽10米,采用平板钢闸门,闸墩及闸台均用木桩基础。闸门及启闭设备购自英国,并由英国工程师负责安装。1923年建成后次年分洪时,下泄水流集中于中孔,由于设计时对消能考虑不周,芦苞水闸建成的次年,闸后的护坦就被大水冲成26m的深潭,失去了控流作用。此后年年抛石抢险,但沙走石沉,冲刷情况一直未见改善。
改建
抗战期间,芦苞水闸更是不断遭受破坏,再加上连年失修,最终导致闸门启闭失灵,闸墩基柱浮露,整座水闸岌岌可危。
1956~1957年修复,1984年改建,1987年建成的芦苞水闸,设八孔钢制弧型闸门,闸孔高4米,宽10米。
新中国成立后,1956~1957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对旧闸进行大规模修复,增设了完备的消能设施及闸前铺盖,水闸流态转好,深潭逐年回淤,但因为闸基不稳,闸门残旧,难保安全,新建水闸势在必行。
1984年,芦苞水闸改建,设八孔钢制弧型闸门,闸孔高4米,宽10米,总投入约1643万元,于1987年建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转变,芦苞水闸于2005年重建,降低底槛高程近5m。重建后的芦苞水闸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洪水,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最大分洪流量1200m³/s,4孔平板钢闸门,每孔宽高15m×3.5m,配套液压启闭机。新闸于2007年4月全面建成,其主要设计功能是在汛期既要分泄北江洪水,减轻北江大堤防洪压力,又要控制入涌洪流,以免广州一带遭受洪灾。
2005年重建、2007年建成的芦苞水闸,一级水工建筑物,设计最大分洪流量1200m³/s,4孔平板钢闸门,每孔宽高15m×3.5m,配套液压启闭机。
管理
近年来,水闸管理部门广东省北江流域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充分发挥芦苞水闸防洪功能的基础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充分发挥大型水闸水资源调节作用,联合当地政府进一步挖掘芦苞水闸生态引(补)水力度,探索推动从防洪功能为主向兼顾生态社会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及提升。据统计,芦苞水闸近5年来年均引水量达11亿立方米。
源源活水通过芦苞水闸从北江引入芦苞河涌,满足了下游广州、佛山等人民群众生态用水、农业灌溉需要,促进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地方河涌水体流动性及纳污能力,全面发挥了灌溉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治河治堤与惠民利民双赢,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受到当地政府充分肯定和群众的高度赞誉。
如今,仍尚有一扇1923年建成的旧水闸钢闸门矗立在水闸闸南广场,供人们参观、纪念。
1923年建成的旧芦苞水闸钢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