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雷州半岛南端,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的流沙村近年来焕发出新光彩。2016年以来,在审计署广州特派办驻村工作队的全力帮扶下,流沙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越发便利,还培育起海产品加工、珍珠养殖、光伏发电三大特色产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020年流沙村贫困户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9元,村民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驻村工作队的工作成果贏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广泛赞誉。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审计署广州特派办驻村工作队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工作队队长姜晓波作为先进集体代表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并受到表彰。

培育特色产业提升脱贫“造血”能力

珍珠养殖在流沙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流沙南珠”曾被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然而,由于受洪水赤潮自然灾害影响,2009年后流沙村的珍珠养殖业逐渐没落。

驻村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后,经过深入调研,决定将珍珠养殖作为流沙村脱贫攻坚的突破口,通过产业振兴提升脱贫“造血”能力。

在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乡贤何德边回乡投资,成立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2017年珍珠孵化、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珍珠产业基地成立,由尊鼎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和经营。一方面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养殖珍珠的合作协议,以“提供技术培训创造就业”带动珍珠养殖;另一方面,以股份分红模式帮扶贫困户,助力脱贫致富,将社会捐助资金300万元入股尊鼎公司,保底每年分红30万元平均分配至全体贫困户。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除了珍珠养殖,现代化海产品加工冷链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工作队重点扶持的另外两大扶贫产业。

——筹集900多万元打造现代化海产品加工冷链项目,采取承包租赁形式进行运营,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带来90万元收益。

——投入扶贫资金837.52万元,安装总容量890kW的光伏项目,年收入达80万元,可长期为每名贫困人口带来人均年收益1400元左右。

驻村工作队以发展特色产业为载体和抓手开展精准扶贫,持续提高扶贫效率、巩固扶贫成果。据统计,海产品加工冷链厂、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三大特色产业,每年可为贫困户增加收益200万元,帮助全村贫困户154户651人稳定脱贫。从2018年至2020年,流沙村三次召开贫困户分红大会,先后把114万元、135.2万元和110万元年度收益分配给贫困户,有力保障了流沙村贫困户脱贫质量。

此外,工作队还创造性地设置了护村联防队员、保洁工、垃圾中转站管理员等九大类公益性岗位,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每月可为68名贫困人口每人至少带来1500元收入。

1.06亿元惠民生村民幸福指数大提升

过往,基础设施差曾是制约流沙村发展的一大桎梏:供电线路老化、电压低;主干道路灯低矮灰暗;饮用水水质不过关;公交车只到镇上不到村里……

而如今,走进流沙村,村容干净整洁,道路宽敞平坦,篮球场、健身广场、文化长廊、村公共服务平台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期盼已久的避风塘项目顺利推进,滨海渔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幸福指数大提升。

上述变化离不开驻村工作队的辛勤努力。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4年多来先后筹集各级各类资金达1.06亿元,全力提升流沙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自2016年9月起,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先后投入约3180万元资金进行配电网升级改造,实现了智能电表与低压集抄全覆盖,流沙村综合电压合格率由90.35%上升到99.98%,可满足未来10年内用电负荷的增长需求;发动省交通集团投入170万元修建5公里村道;投入140万元在流沙港区安装路灯、解决排污问题;投入200万元完成安全饮水工程;协调雷州市交通局解决了流沙村不通客车的历史……随着一个个便民工程落地实施,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环境更好了,村民满意度也提升了。

作为滨海渔村,村民大多靠海吃海,但由于地处台风高发区而缺少避风塘的庇护,渔民的船只经常遭到毁坏,因此建设流沙村自己的避风塘,是渔民们热切期盼的。

驻村工作队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自去年以来,避风塘项目建设开启了加速度,在驻村工作队的全力推进下,雷州市已投入125万元用于避风塘项目前期准备工作,2000万元中央资金已经到位,村民们的愿望即将实现。

南方日报记者李凤祥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