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两年行动计划接续推进——粤县乡人大工作迈入“深水区”
“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再出实招。30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开展全省县乡人大“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这是广东在此前连续三年全面推进县乡人大工作之后,再次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持续巩固拓展建设成果,意在推动基层政权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推动县乡人大建设
第三份重磅文件
在中央和省委相继印发实施关于加强县乡人大工作的有关文件后,近年来,广东一直将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放在全省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2017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联合多部门印发“县乡人大工作十条”,大力推进基本建设、夯实组织基础。随后在2018年制定出台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的指导意见,明确一年一个主题,连续用三年时间推动基层人大建章立制、全面提升规范化水平。
此次在会上印发的《全省县乡人大“巩固基础、强化履职”两年行动计划(2021-2022年)》,与上一轮县乡人大建设实现有序衔接,也是广东制定出台用于指导各级推进基层人大建设的第三份重磅文件。
在连续多年高位、强力推进县乡人大建设后,为何再次制定为期两年的专项行动计划?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人士表示,从此前调研检查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各地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得到跨越式发展,但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是组织建设、干部队伍配备、职能作用发挥等还有一些薄弱环节。行动计划在总结3年来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提出明确要求,用两年时间持续推进,能够有效加强县乡人大班子和队伍建设,推动基层人大工作走向深入,把制度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巩固和加强县乡人大建设效果。
创新提出
规范加强开发区人大建设
随着县乡人大工作迈入“深水区”,行动计划适应新发展阶段对人大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瞄准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重点抓落实,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和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等三方面提出多项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具体举措和工作目标。
在加强阵地建设方面,随着我省已基本完成代表联络站的全覆盖,行动计划提出要“管好用好代表联络站”,规范组织管理,健全工作制度,督促解决问题,并要求“建立健全代表述职制度,规范代表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工作”。
在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水平方面,行动计划及时总结固化各地近年来探索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出要“探索推动专题询问常态化,对整改情况报告开展满意度测评。全面推开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探索人大街道工委组织票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组织建设”板块中,行动计划创新提出“规范和加强全省省级以上各类开发区人大工作和建设”,有效回应了基层人大建设的新领域新情况。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人士介绍,规范加强开发区人大工作将作为今年工作重点予以研究,在专题调研和试点探索基础上,适时研究制定相关指导意见。
此外,按照行动计划部署安排,广东将于4月启动对县乡人大建设的专项调研,主要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示范点建设、发挥职能作用等5个方面展开,意在总结3年来成绩和经验,查找差距不足,补齐短板弱项。
此次调研恰逢县乡人大换届,因此行动计划也提出注意了解是否在换届选举中选优配强县乡人大负责同志,以及换届后的班子建设和工作开展等情况。
“抓住不放”
激发人大制度基层活力
广东现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逾10万名,占全省代表总数的93.46%。这些年,抓住不放、持之以恒推进的县乡人大建设,正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广东基层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
一方面,随着各类工作机构和编制力量到位,县乡人大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2017年后,全省122个县级人大共增设专委会和工委209个,全省县乡人大绝大多数设置了法制、财经、社会委,机关工作人员全部达到16名以上。
在新一轮镇(街)体制改革中,1127个乡镇全部单独设立人大办,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乡镇人大主席近八成为中青年干部,63%的乡镇人大配备专职副主席,484个人大街道工委均配备专职主任和专职工作人员。
另一方面,基层人大履职形式更为多样丰富规范化。目前县级人大普遍把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作为重点,122个县级人大实现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联网,建立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制度。90%县乡人大开展了工作评议(满意度测评),90%以上的乡镇人大每年组织代表听取讨论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
特别是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制加快在县乡两级推开。去年全省有815个县乡人大实施票决制,其中,佛山、韶关、汕尾、中山、江门、阳江、清远7个市实现市县乡三级全覆盖。全省共票决出民生实事项目3859项,90%以上项目已完成,一批群众关切的“关键小事”落地见效。
近年来同样快速推开的还有代表联络站。2017年以来,广东代表联络站数量急剧增加。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代表联络站8430个,其中代表中心联络站1611个,村(居)代表联络站6819个,基本实现全覆盖。依托联络站组织代表接待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今已成为基层人大闭会期间的常态工作。
南方日报记者汪祥波骆骁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