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迈向新征程!深圳未来五年经济总量将超4万亿元
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左右,建成一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形成更具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品牌……4月27日,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第七次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总结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系统谋划未来五年和更长一段时期发展目标、战略路径和重要抓手。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深圳积极参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快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实施,有力有序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严重冲击,交出脱贫攻坚优异答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方位、历史性新成就。
新起点上,深圳迈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大国家战略互为支撑、互促互进,将充分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两块“金字招牌”交相辉映,正在开辟深圳发展的新境界。
未来五年,是深圳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深圳提出要吹响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为世界标注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速度、力度、高度。
创新体系▶▷
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
不久前,被誉为“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出炉,深圳有15个项目获奖。其中,首次设立的“芯片奖”,由云天励飞、腾讯、南科大等深圳企业和高校摘得4项大奖,占该奖项数的一半,彰显深圳在人工智能芯片基础研究、解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的强劲实力。
近年来,深圳建立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3%,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创新体系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构。
一方面,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等为代表的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深圳。今年3月,深圳发布《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下称《规划》),光明科学城将以信息、生命、新材料重点领域为主攻方向,至2022年底,初步完成世界一流科学城布局,形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框架;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另一方面,深圳通过特区立法明确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并创设全国首支规模达百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
通过设立人才日、建设人才公园,深圳系统重构优化人才政策体系,形成了新的人才聚集高峰期。数据显示,深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超过1.86万家,是2015年的3.4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全国的一面旗帜。
在创新动力引领下,深圳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2020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2.77万亿元、居亚洲城市第五位,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7.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57.4亿元,2015年以来年均增长11.5%。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2020年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出口总额实现全国城市“二十八连冠”,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均超7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研发投入▶▷
占生产总值比重将达5%左右
未来五年,深圳将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超过4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9万元。
这是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为这座城市在经济领域锚定的战略目标。未来五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将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现代产业体系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新经济发展国际领先,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
位处我国内外循环交汇的重要位置,深圳必须厚植发展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市场空间广阔、营商环境好等优势,把握好高质量对内经济循环、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能级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效率流通体系等着力点,为全国全省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有力支撑。
深圳提出,争当服务国家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配置全球高端要素资源、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的先行示范者,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此次党代会首次提出着力打造深港“双城经济”,讲好“双城故事”。从制度规则一体化衔接到基础设施一体化联通,再到民生领域一体化融通,深港“双城记”将迎来新一轮精彩演绎。
最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再次迎来“政策大礼包”,引发强烈关注。合作区内,两地正开展大数据、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六大领域合作,创新无疑是其中的“题眼”。
此次党代会上,深圳再次明确指出,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将持续发挥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整体效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切实担当起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圳责任。
展望五年后的深圳,创新能级将实现显著提升。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取得显著成效,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跻身世界一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左右,原始创新能力实现较大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
奋力打造▶▷
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在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深圳表现亮眼,有8家总部位于深圳的企业进入榜单。其中,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投控)首次入围,这是深圳国资系统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从2015年的4家增至现在的8家,这是深圳坚持抢抓“双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重大历史机遇,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的一个缩影。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的使命升级,从“单项冠军”到“全能冠军”的角色转换,面对提前15年打造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复制可推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艰巨任务,深圳提出要肩负好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五年是深圳在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报告提出,必须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效应,努力把宏伟蓝图变成生动实践。
到2025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到2030年,建成引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创新城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跃上新台阶。
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经济总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
到本世纪中叶,那时的深圳将是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另一番景象,拥有高度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成为全球城市版图中的璀璨明珠,最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最能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最能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南方日报记者崔璨张光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