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新指标 人才有序流动为城市赋能
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形成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实现城市间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合理布局。户籍制度逐步有序改革,能够从二次城镇化中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有利于周边农业人口进一步集中,也有利于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资源。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业内专家表示,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有助于形成合理、公正、畅通、有序的社会性流动,实现城市间人才的自由流动和合理布局。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深化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深层次变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社会性流动实现从计划到市场、从单一到多元的历史性转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首次构建了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政策体系框架,聚焦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户籍、单位等关键问题,提出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以用人制度改革促进单位流动、以档案服务改革畅通职业转换三方面举措,畅通人员在不同区域、不同性质单位之间的流动渠道。
《意见》要求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注意到,在《意见》发布前,已有包括海口、南京、西安、天津等地借力人才政策放宽了落户门槛。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户籍制度的限制,导致外来人口难以均等化享受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阻碍了人口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在300万至500万的城市人口增长缓慢,甚至有些城市出现人口减少。户籍制度逐步有序改革,能够从二次城镇化中获得更多的人口红利,有利于周边农业人口进一步集中,也有利于为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资源。
“因户籍制度放宽受益的城市首先是人口聚集还不够充分的省会城市,比如贵阳、太原、兰州等,凭借省内相对较为丰富的公共资源吸引省内人口进入。其次,位于城市圈内的惠州、中山、江门、肇庆以及嘉兴、湖州、扬州等城市,进一步形成城市群效应。”许小乐表示。
随着城市之间的竞争愈加白热化,单纯GDP之间的竞赛虽已不足以全面体现城市的品牌实力,城市人才活力成为衡量城市经济活力的新指标。近日,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中国城市引才表现大数据分析报告》指出,随着城镇化水平到达一定阶段,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结构均衡的重要性愈加凸显,人才的竞争实现从数量到质量双管齐下。当经济发展良好时,会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人才流动和活性就会更高。
长期以来,广州市作为一线城市中重要的一员,是众多人才向往的定居之地。这与广州一直以来持续不断地引进人才和保留工作有很大关系,以广州市海珠区为例,2019年3月份,《广州市海珠区支持创新人才集聚实施细则》出台,给予引进人才大幅度的经济或住房补贴,以解决人才长期在城市发展的切实需求。
近年来,我国就业人口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流动变化中,备受人才青睐的城市数量持续壮大,一系列新兴城市通过吸引人才脱颖而出。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宁波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开放揽才产业聚智的若干意见》《宁波市人才安居实施办法》《关于宁波市集聚全球青年才俊打造青年友好城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人才政策,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具有较强的人才政策竞争力。有调研报告指出,2018年以来,宁波市人才净流入率从全国20名开外跃居目前全国第二位。
在“引得进”的基础上,如何让人才“留得住”“用得好”,更是地方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管理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序认为,除去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之外,相关的工作机会、生活环境、事业平台、发展前景、公共服务要跟上,是引进和留住人才的重要之举。
比如,成都市在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建立了颇具影响力的“蓉漂计划”品牌。围绕“蓉漂”人才工作品牌,一方面解决高端科学家来蓉创新创业所面临的困境,让科学家们得以落地发展,另一方面为找工作的“蓉漂”大学生提供7天免费住宿、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想认识成都的大学生提供“感知成都行”,以期吸引基础人才和年轻人才。据统计,自2011年启动“蓉漂计划”至今,成都累计遴选引进“蓉漂计划”特聘专家799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78个。
有观点认为,人才竞争可能导致全方位的“孔雀东南飞”,造成中西部、中小城市人才流失,加剧人才不平衡局面和市场的波动。许小乐认为,在房地产金融政策保持宏观审慎的前提下,人口有序流入不会对市场形成较大的冲击。
“就从房地产市场看,户籍制度改革不会导致市场的大幅波动。第一,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住房供需矛盾本身并不大,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有积分落户政策作为缓冲,不会形成人口大量快速涌入的态势;第二,中央同时提出推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这是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对人、房、地动态平衡的要求。”许小乐说。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长安则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吸纳更多非户籍人口在当地落户,是刺激投资和消费的重要举措。对于各城市而言,应跳出本地财政仅由户籍人口专享的思维,恢复公共财政为全体民众服务的本质,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