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长远看,“新基建”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

最近,“新基建”一词关注度颇高。特别是在3月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后,“新基建”更是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词。

与铁路、公路、机场等传统基建有所不同,“新基建”新在领域,多为数字型基础设施;也新在理念,发力于科技端,有助于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在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新基建”被赋予了稳增长、稳就业等诸多期望。

短期看,“新基建”能在当下快速扩大有效投资,进而促进消费,有利于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以5G网络建设为例,既能够带动相关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又可以培育壮大在线教育、智能家居、沉浸式游戏等消费。根据中国信通院的预测,到2025年5G网络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累计投资超3.5万亿元,5G商用带来的信息消费规模累计将超过8.3万亿元。此外,5G将直接创造超过300万个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的新型就业机会。

长远看,“新基建”是我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必然要求。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对产业链进行改造,可以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和智能决策,有助于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拿煤焦化行业来说,传统方式对焦煤质量检测需要1天以上,借助华为云工业智能体可以实现实时预测,每百万吨可节省成本约1000万元。再看家电生产,海尔COSMOPlat平台通过对用户需求、反馈与制造能力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其一款新品上市周期由6个月降至45天。

无论是稳增长,还是促转型,“新基建”都有重要意义。应当看到,近年来,国家在做好基建补短板工作时,一直强调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在严格可研论证、严格项目建设条件审核、严格担保举债行为这“三严格原则”,以及去年实施的《政府投资条例》的约束下,许多地方会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会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增加新“包袱”。

发力“新基建”,不妨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积极性。“新基建”是新机遇,搭上这辆信息时代的快车,无疑会让市场主体如虎添翼。更何况,在“新基建”领域,不少民营企业已经小有成绩,更不乏创新明星,只需政府部门“搭把手”,就能再下一城。只要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协同配合,就能给民企一座登台唱戏的新舞台。

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新基建”的潜能必将充分释放。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25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