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30日讯(记者王婉莹) 国际油价延续颓势,已连续五周下跌,3月以来,美国WTI原油和布伦特原油均下跌了50%以上。3月31日(本周三0点),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将再次开启,车主们期待的国内油价能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调”,恐要失望。由于本轮周期开始时国际油价普遍低于40美元/桶,因此本次大概率将触发保护机制而不作调整。

截至3月27日收盘,美国WTI原油报21.84美元/桶,周跌幅7.6%;布伦特原油报28.25美元/桶,周跌幅3.75%。而本周期的第8个工作日,油价变化率已经达到-31.09%,相当于将下调1190元/吨,折算到每升价格,每升又可以降价0.85元左右,一箱油可以省下40多元。

但由于“地板价”的存在,本轮将触发保护机制而不作调整。

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提出“地板价”机制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控设“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其中,调控上限,即“天花板价“为130美元/桶,下限即“地板价”为40美元/桶。当国际市场油价高于130美元/桶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少提;低于40美元/桶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降低;在40-130美元/桶之间运行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

2020年以来国内油价呈现低走趋势,目前国内成品油调价共进行了4次,具体为上调0次、下调3次,搁浅1次,汽油总计下调了1850元/吨,柴油总计下调了1780元/吨,呈现“三跌二搁浅”格局。据统计,这也是12年来最大幅度下调,油价更是降至近7年最低,国内油价重回5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