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李彦臻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转好,湖北各地陆续复工。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平稳有序地推进湖北农牧业复工复产?为此,记者专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

记者: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推进湖北农牧业复工复产?

盘和林:目前,农牧业复工复产必须保障产业链各个环节保持畅通,产业链上游企业原料供应必须与下游养殖户和食品加工企业相互协调。对于决策部门而言,农牧业复工复产不能仅仅关注到产业链一个环节,需要不同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整个产业链复工,确保物流畅通。对于企业而言,应拥有更健全、完善的产业链,才能获得更丰富的资源,以最优成本获得最大收益。从产业链视角构建防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湖北农牧业恢复生产后需要重点做好哪些工作?

盘和林:正式复工以后,产业链上游的饲料生产企业与牲畜养殖户亟待迅速恢复供应链上各环节企业之间的正常交易活动。

具体来说,一是有效保障上下游及配套件同步运行。二是保持企业间物流运输通畅。对于产业链中下游的运输环节,由于疫情管控使得运输成本提高。为保证物流运输通畅可以学习上海的经验,对相关物流企业实行减费和补贴。三是对于销售环节而言,湖北农牧产业销售地主要由各城市的农贸市场组成,这些农贸市场的开放须视各个地区疫情风险不同逐步开放。

记者:有哪些举措和办法可规避个体养殖户交易聚集?

盘和林:较为行之有效的举措是构建信息化交易平台。

首先,信息化交易平台的基础是数据收集、整理与积累。收集买方信息和卖方信息,运用平台充当中介作用,为养殖户与交易商提供交易信息包括售卖禽苗的品类、子品类及周边商品品类等数据。其次,在大数据基础上,以买方产地、类型、品种等需求为导向,实现智能推荐。再次,以定制化算法满足农户对供应链及金融等方面的需求。从运营层面来讲,需要帮个体户把买卖双方数据上线,运营部门再根据情况录入到平台后台,从而完善相应卖家的信息。有了这些原始数据平台,就能够实现更精准匹配,能够有效满足线下交易线上化。

记者:应给予农牧业个体户和中小企业哪些帮助与扶持?

盘和林:为了企业复工复产安全顺利,政府部门应做好农牧业资金补助、物流畅通、人员流动的后续服务等工作。

首先,从资金保障方面来看,在复工复产以后,重点要抓好增值税留抵退税和小微企业普惠性政策落地落实。

其次,从人员保障方面来看,春节期间湖北人员流动受到了极大限制,直至近期湖北疫情相对稳定后,才有其他地区劳动人口进入湖北。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解除,建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分地区逐步放开;二是人员严加管控。可以学习上海和杭州的经验上线健康码,将人群分为绿码、黄码、红码;三是信息及时通报。

再次,严格管控企业防疫工作中所使用的物资、物料,重点注意来源是否合规、数量是否充足,以确保为员工提供有效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