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迎来政策红利期 市场亟待标准化
许伟/文
伴随着疫情的进展,中成药市场也迎来新一波关注的高潮。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亮点”背后,中医药市场发展仍面临一定挑战。财经网产经注意到,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并实施了多项政策助推中医药市场发展,但由于中成药销售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包括医保支付、重点监控、“处方权限制”等政策影响,中成药市场占比呈逐年下滑趋势。业内人士指出,未来,随着中成药市场的发展推进,已经到了亟需建立标准化体系的时候,尤其是应该增添临床数据,保障安全性、有效性上,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
“两极化”明显
4月14日,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以岭药业”)的一则公告引发热议。公告显示,以岭药业和全资子公司北京以岭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连花清瘟胶囊和连花清瘟颗粒的关于新增适应症申请的《药品补充申请批件》。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处方药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和用法用量项中分别新增了“在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常规治疗中,可用于轻型、普通型引起的发热、咳嗽、乏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型、普通型疗程7-10天”。一时之间,以岭药业的股价也随之飙升,连续3日涨停。
而根据以岭药业此前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一季度业绩也受到连花清瘟产品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将达4.33亿元到4.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0%―60%。此外,还有一些相关中医药企业在中药业务上收入也获得了不小的涨幅。如生产抗病毒口服液的香雪制药业绩同比上升150%到180%;振东制药的中药产品及中药材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季度预盈5145.48万元至6689.12万元,较同期利润最多提升近三成。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企业业绩大涨外,财经网产经在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红日药业、吉药控股、华润三九、东阿阿胶等多家企业的一季度业绩出现了下滑。据悉,红日药业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644.01万元-1.32亿元,同比下滑25%-45%;吉药控股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转亏,预亏损3300万元至3800万元;华润三九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2.01%-62.29%;东阿阿胶2020年一季度业绩预计亏损6684万元-94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117%-124%。
对此,北京鼎臣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史立臣对财经网产经表示,在此次疫情中,中成药是一大亮点,如连花清瘟胶囊,本身有宣传推广的“亮点”,但是能“蹭”上热点的中成药还是较少。“按理说,中成药市场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但实际上从目前来看,许多中药企业的销售量并没有大幅上涨,由此可见,一个品种没办法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而一些中草药的销量,虽可能会借助热点得到一定提升,但一般这类产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没得病的情况医生是不赞成使用的。”
另外,当前中成药市场的头部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差距较大,两极化比较明显,且很多企业“一品独大”的情况非常严重,经营发展的风险性很大,史立臣补充道。“而像东阿阿胶这类阿胶企业,大部分生产的产品并不能完全算作中成药范围内,是【食】、【健】字号滋补类产品,不具备治疗的成效。且阿胶是单方制剂,既不像云南白药、片仔癀这类拥有被国家保护的品种,同时竞品又太多,如同仁堂、太极等,都有类似产品生产。此时,公司再不断涨价,进行中高端布局,时间长了,肯定会丧失一定市场。”
人才紧缺、市场亟需标准化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进各省市中医药市场的落实发展。财经网产经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各省市纷纷出台了多项中医药强省计划。2020年4月10日,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四川省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4月7日,河南省审议通过《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4月7日,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发布印发《关于提升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管理能力和医疗质量安全水平的通知》;2020年4月3日,甘肃省卫健委印发《2020年甘肃省中医药工作要点》;2020年4月2日,江西省政协召开“中医产业发展”专题协商调研座谈会;2020年3月27日,江西省审议通过《安徽省中医药条例》,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同年3月24日,山西省印发《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实施方案》;2020年2月2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深圳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等。
但在政策红利背后,还应注意到中医药市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史立臣告诉财经网产经,实际上,国内的中药市场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政策内市场,以公立医疗体系为主,包括公立医院、社区等;政策外市场,包括药店、诊所、民立医院等;还有以医药电商为主的线上市场。“目前,中药主要是政策外市场为主,政策内则主要是中医院,但是数量较少。”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药的政策优势与实际发展仍存在一定矛盾。近两年,国家一直在扶植中医药,但在实际运作层面,尤其是医保层面存在着困难。“近年来,许多地方的中医药市场发展都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在医保买药的过程中,大部分公立医院主要仍以西医为主,懂中药、会开中药的人比较少。
另外,大部分中医药没有相应的临床数据,也没有进入临床路径,安全性、准确性存在一定不明确,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也不敢随意使用。并且当前很多地区实行单品种付费,在这种情况下,并不是说进医保了,中药就能大批量地实际使用。”史立臣补充道。
一位熟悉中医药行业的人对财经网产经介绍道,“中药、中医不分家,但现在的中医药人才十分紧缺,大众一般更认可年龄较大的老中医, 且中医派别林立,很难重新进行标准化运作。”
在史立臣看来,中国的中医药已经到了亟需建立标准化体系的时候,尤其是应该增添临床数据,在安全性、有效性上需要建立相应的标准。“很少有企业会去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由于中药的特性,单一的企业耗费大量资金进行临床试验,得到有效性、安全性的大数据之后,并不一定能获得相应的收益,其他拥有相关产品的企业也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