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带量采购加速落地 预计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毛利率将再下滑

本报记者 张 敏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第二批带量采购加速在全国范围铺开。而带量采购常态化对生物医药企业销售费用、毛利率等的影响备受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313家生物医药A股公司公布了2019年销售费用数据,这些公司期内销售费用支出合计为2832亿元,比2018年增长约295亿元。其中,仅71家上市药企的销售费用出现了下滑,占比约为23%。但与此同时,321家公司公布的销售毛利率数据显示,超50%的企业毛利率出现了下滑。

对此,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仿制药行业平均毛利率水平将大幅下滑。同时,由于带量采购的品种占总药品数量的比例并不高,未来药品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销售费用将继续保持增长、毛利率同期大幅下滑将成为常态。

带量采购搅动行业格局

2018年年底,首批带量采购落地。去年9月份,4+7带量采购实施全国扩面,原研企业和印度仿制药的涌入,让价格战更趋白热化,第二轮带量采购平均降幅53%。

“仿制药企业慢慢进入靠规模、成本制胜的低利润率时代。”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带量采购常态化进行的趋势下,仿制药高毛利率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在2019年A股242家销售费用出现增长的生物医药公司中,89家销售费用增长超过亿元。而生物医药行业321家公司发布的2019年销售毛利率数据显示,164家公司的毛利率出现下滑,占比约50%。

例如在带量采购中,华海药业的多个品种中标。华海药业2019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制剂毛利率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主要系国内制剂集采推进,部分产品售价下降影响所致。

工银国际研究部医药行业总分析师张佳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化学制剂、中成药这两个最大的细分板块为例,的确出现毛利下滑,同时销售费用率上涨的情况。

“医保控费大环境下(如部分品种带量采购),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价格下降,同时成本端较为稳定或者上涨。现有产品价格下行同时,企业通过加大学术推广,使得销售费用上升。同时,部分固定费用(如销售人员开支)并没有立即被药品价格下降消化。新产品上市,需要较大学术推广力度。目前来看,中国医药市场改革仍在进行,可能短期还会出现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上升的情况。”张佳林认为,从长期来看,如更多新药推出,毛利率会提升,同时带量采购的进一步推进,销售费用可能会降低。“但目前较难做出明确的未来趋势判断。”

药企加码研发

《证券日报》记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梳理,在有对比数据的305家企业中,240家上市药企的研发费用实现增长,占比接近80%;16家上市药企的研发费用同比2018年增加超1亿元。

张佳林向记者表示,生物医药行业整体研发强度增加。“在目前鼓励创新、仿制药降价的大环境下,中国药企加大研发投入是保持长期竞争力一定要做的。除了内生研发外,我们认为引进海外授权也是增强药企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同时这也增强了国内患者可及性。中国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海外(尤其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先进的产品可以通过授权来对接。”

值得一提的是,医保目录政策的调整助推了医药行业格局的变化。

4月29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将进一步加速医药行业腾笼换鸟进程。“带量采购压缩了用药成本,而医保目录的调整则为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物腾挪出更大的支付空间。”

“在带量采购、国家医保谈判以及鼓励新药创制等政策大背景下,国内制药企业在专注于质量和成本控制的同时,更要专注于研发和创新。”一位企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