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多路测评“京范儿消费季”:首批消费券 逛吃真好使
人间烟火气,最是六月天。伴随应急响应级别下调,北京消费季正式拉开帷幕,各大商圈渐渐重现往日的活力。消费券的推出,又给人们复苏的消费热情添了一把旺柴。
有专家指出,一份小小消费券的背后,可能会撬动上百倍的资金流转。而北京消费券在领域、人群等方面的细分,也体现出对消费市场、民生保障的精准考量。目前,第一阶段消费券已发放完毕,正处于半个月的有效期内。怎么使?好用吗?记者兵分多路,赶紧进行了一番尝鲜测评。
便利度:★★★★
可用券商户随时能查询
骄阳下的西单北大街,购物市民在各大商场间来回穿梭。作为北京老牌商圈,西单是北京市民的重要选择之一。
在西单大悦城门前,打开京东App,点击北京消费券页面。3张线下餐饮购物消费券,已经静静躺在“我的钱包”之中。这是前一天记者预约领取的,当天上午10点,它们如约而至。10元、20元、30元的鲜红优惠额度,看着令人心动不已。
页面上方,有“参与活动商家”选项,点击即可显示支持使用消费券的商家名录。这一功能还非常方便,可以根据消费者所在地定位,距离越近的商家排在越前面。怀着“试试看”的心情,记者进入最近的菜百首饰西单店,刚一提及“北京消费券”,店员立刻热情表示,在这里买首饰完全可以使用消费券。
菜百首饰向东过了马路,西单商场内,“京范儿消费季”的醒目广告随处可见。一楼首饰名表、二楼女士服饰、三楼儿童用品、四楼男士服装,对于喜欢一站式购物的市民,西单商场这类北京消费券受理商户无疑是很合适的,一家人的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
不过,西单商场并非所有商品均参加消费季活动。一位收银员介绍,如果商家在收款单上盖有“不收消费券”的章,那就表明不参加活动。“能不能用券,您买之前最好先问问品牌的导购工作人员。”
实惠度:★★★★★
刚享完减免就惦记下次
优惠力度大,是此次北京消费券的鲜明特色,这也令它甫一发放,便迅速在市民间走红,甚至还“征服”了不少平日里对优惠促销活动无感的消费者。
位于太仆寺街的庆丰包子铺,一进店门,大幅“北京消费季受理商户”广告迎面而来。收银小哥热心提示,现在西城消费券和北京消费券均可以在这里使用。在收银小哥帮助下,记者凑了一个53元的单。炸酱面、酱肉包、凉菜、桂花乌梅汤、北冰洋,有吃有喝。这单53元的消费,由于用了10元北京消费券,再叠加10元店铺同额优惠,实际只花了33元。
听朋友谈到消费券的发放,市民王菁守着点儿第一时间下载京东App并进行了申领。“刚好周末和家人一起出去吃饭,能便宜一点是一点呗。”
以前外出就餐,为了让孩子吃好,王菁多数都是去亲子餐厅。这回她先在App上搜索附近饭店,最后选择了一家连锁餐厅。疫情发生以来,这还是一家三口首次在饭店用餐。
结账时,王菁使用了满100元减20元的消费券,叠加店铺同额优惠后,185.4元的费用直接减到了145.4元。曾经嘲笑她鼓捣半小时就为了两张优惠券的老公也被事实“教育”了,自己默默用App领到了优惠券。尝到了甜头,等孩子吃饭时夫妻俩还特别分析了一番使用技巧。“咱们还有张满200元减30元的优惠券,下次再多点一份点心凑够200元,优惠后就相当于点心免费了呢!”
期待度:★★★★
老人也盼当“最惠消费者”
周末和家人一起用餐时,果果奶奶看到儿媳用消费券,加上店内优惠,整整减免了60元餐费。羡慕之余,老人觉得自己也需要转变观念了。“一直觉得自己挺会过日子,没想到现在年轻人愣是比我们能找到优惠!”
她希望,消费券能够增加街头派发、商家派发等其他方式,给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申领机会。“‘最惠消费者’的待遇,也别忘了我们老年群体啊!”
采访中,西单商场一位导购表示,因为此前西城消费券的普及效应,很多中老年市民对消费券的实惠早有耳闻,可惜依然有不少老人不太会用。
在西单商场,记者就碰到了好几个不会使用北京消费券的老年人,甚至有些导购自己抢券也没成功,主要难点在于京东App的实名认证。“我知道有这活动,说是可实惠了,但怎么领券啊?”一位老年市民在记者帮助下,一步步进行领券尝试,直到实名认证环节停了下来。“哎哟,还得刷脸啊,那算了吧。”
释疑
消费券为啥超市不能用?
伴随北京消费季的开启,加上应急响应降为三级,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全市即将迎来一个消费的高潮。
消费券可以承载多种功能,最显著的便是消费撬动效应。单纯券面价值好像并不是很大,但可能人们拿着100元的券,去消费了1000元,相关企业拿到这1000元,给员工发工资、交租金、给上游供应商付款,各个环节的劳动者拿到钱又可以去消费……不断循环中,消费券可能会带动自身百倍价值的流动。
采访中记者发现,普通市民对超市、蔬果店的呼声很高,首批发放的餐饮购物消费券中,却不见它们的身影,这是为什么呢?
“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受到疫情冲击程度是不一样的,需要的支持力度也不一样。”赖阳解释,超市肯定是重要的民生保障场所,但它们受疫情影响其实非常小,很多超市在疫情期间业绩不降反升,还发生了用工不足的现象,需要从餐饮行业“共享”员工。
相比之下,商场、餐饮行业要惨淡不少,文化、旅游领域压力也很大。虽然逐步解禁,但人们出于安全考虑,即便消费者回流,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以往饱和运转的程度,因此需要引导消费更多向这些领域转移。
事实上,面向普通市民的餐饮购物消费券,只是北京首批发放消费券中的一类。记者咨询北京消费券活动热线,了解到面向城乡低保、特困和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发放的专项消费券,是可以在超市使用的。赖阳认为,这体现了消费券的保障功能。“不是每个人都有很强的消费能力,一部分群众很难去餐馆消费,给他们发放超市消费券,有助于减轻生活压力。这种差异化的发放,既考虑到行业影响,又考虑了民生保障。”
对于老年消费者,赖阳认为,目前消费券的领取与使用方式确实存在一定门槛。但也不必强求所有老年人都能够自如操作,可以考虑通过养老助残卡发放特定补贴的方式,来支持这一群体的消费。
本报记者 魏婧 孙毅 周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