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究提出β冠状病毒疫苗通用策略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30日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高福院士、严景华研究员等与合作者在β冠状病毒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针对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以及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内的β冠状病毒感染性疾病开发出通用的疫苗策略。
中国科学家最新完成的这项重要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已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以提前公开的形式发表。高福、严景华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戴连攀副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戴连攀、郑天依、徐坤、韩雨璇、许黎黎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
中科院微生物所介绍说,冠状病毒表面的刺突(S)蛋白呈三聚体构象,负责结合宿主细胞受体,介导病毒的入侵,因此S蛋白是冠状病毒主要的保护性免疫原。S蛋白上有一段受体结合区(RBD)直接负责与宿主受体的对接,是冠状病毒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疫苗靶点。它激发中和抗体的产生,阻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实现免疫聚焦,且有望避免冠状病毒免疫潜在的抗体依赖增强风险。然而,由于RBD分子量小,免疫原性有限,以之设计的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能力较弱。
高福团队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布局MERS疫苗的研发。在此次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为克服这种免疫原性限制,构建了MERS冠状病毒RBD二聚体抗原。为获得更加稳定、均一的二聚体抗原,研究团队进一步优化二聚体蛋白设计,获得一种串联重复的RBD单链二聚体。这种串联重复单链二聚体表达形式均一,不含有外源序列,较之前版本的二硫键连接的RBD二聚体疫苗效力得到维持甚至提高。
基于这种设计策略在MERS疫苗中取得的成功,中国科学家团队进一步拓展其在其他β冠状病毒疫苗研发中的应用,设计出针对COVID-19和SARS冠状病毒的疫苗,同样,其中和抗体滴度较传统的单体形式提高约10至100倍。这预示着该RBD二聚体设计策略具有普遍性,将可普遍应用于其他β冠状病毒疫苗的开发,应对未来可能的新发突发冠状病毒威胁。
研究团队表示,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通用策略设计的抗原在稳定细胞系中能获得很高的表达(g/L水平),具有极大的生产放大潜能,可满足全球对疫苗的巨大需求,可及性强。此外,该策略不含有外源序列,适用于临床应用。
目前,中科院微生物所基于这一通用设计策略,全新设计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OVID-19重组蛋白疫苗,其在转基因鼠的攻毒实验证明具有明显的保护效果,恒河猴攻毒保护试验结果则显示,疫苗免疫能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显著降低肺组织病毒载量,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该疫苗本月中旬已获批进入临床试验,是中国COVID-19疫苗五条技术路线中首个获得临床批件的重组蛋白疫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