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出的重要举措。这样的“过紧日子”不应是短期的应对措施,而应成为一种常态

财政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5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672亿元,同比下降13.6%。在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今年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同时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财政收支矛盾有所凸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不久前102个中央部门公布2020年度部门预算,多个部门的“三公”经费、培训经费等预算压减50%以上,将“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的要求落到了实处。

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根据预算报告,政府部门节约开支,将全部优先保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重点支出,惠企利民,激发市场活力。

政府部门过紧日子,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支出的重要举措。这样的“过紧日子”不应是短期的应对措施,而应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看到,为了做到“过紧日子”,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持续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用“量入为出”这个硬杠杠,推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促进管理部门提高行政效能——实行“零基预算”,政府部门必须提高项目规划水平,按照轻重缓急对项目进行排序、对政务流程进行完善甚至再造;加快预算执行政策下,政府部门必须勤勉行政、强化项目追踪问效;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能有效避免出现“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财政部门一方面推动政府部门节用裕民,把财富蛋糕更多地切给民生领域,另一方面也促进各级政府部门精打细算、“过紧日子”。可以说,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已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

眼下,各地政府部门想方设法“省吃俭用”。比如,黑龙江省对新购公务用车等8类事项坚决禁止,资金一律收回;上海市深化推进“公物仓”管理机制改革,将行政事业单位超标配置、低效运转或长期闲置不用的资产调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公物仓”集中管理、调剂使用,“能调不租、能租不买”;海南省明确,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会议和培训一律不予列支,能在省内举办的培训不得到省外举办……这些好的做法,应该大力推广。

对政府部门“省”下来的资金,要高效地用之于民。比如,对公共产品的供给,应优先考虑那些百姓最急需、最迫切的事项;对于资金投入力度、产品服务定价等公共决策,应该更多地让公众参与,提高资金运行透明度;对于直达基层的新增财力,要完善动态监控,让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紧要处。让财政资金更好地满足百姓需求,更大程度地提升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过紧日子”有助于加强廉洁政府建设,营造更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政府部门严控支出,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新建楼堂馆所少了,领导干部非必要出国考察少了,公务人员乘坐飞机公务舱、高铁一等座少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有利于更好地凝心聚力、共克时艰。

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每一分钱都要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让每一分钱花出最好的效果——眼下的“紧日子”总会过去,但“过紧日子”的理念将不会过时。要通过不断深化相关制度设计,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让“过紧日子”成为一种常态。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1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