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部: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正面舆情占超7成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为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守底线、防风险工作,中国农科院质标所舆情监测团队于7月20日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从今年上半年监测总体情况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舆情热度较往年同期降低,舆情形象整体上以正面为主,网民关注的热门话题主要集中在“春耕生产与农资打假”“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新冠肺炎疫情与农产品食用安全”三个方面。
《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正面舆情占比达73.04%,显著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有赖于多方力量的联合介入,上半年关于指导疫情防控期间如何正确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消费指导类舆情占比进一步提高,占比8.49%,新增谣言数量明显减少。从舆情时间节点看,1-2月,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显示度偏低。3月开始,舆情活力开始释放,并在4-5月期间达到高峰。特别是2020年两会召开前夕,舆论场中涌现出众多代表、委员关于农产品及食品质量安全的讨论话题,进一步推高了舆情走势。从舆情传播渠道看,权威官媒依旧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报告》显示,上半年舆情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疫情防控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舆论肯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举措,为确保“稳产保供”和全年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以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为代表的制度创新话题受到广泛关注。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全面部署启动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疫情期间,合格证的试行成为既减少人员接触又压实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农业农村系统内迅速围绕制度概念、试行范围、操作细节、应用效果等方面展开了讨论。
(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老谣新炒”问题突出。上半年,未监测到具备显著负面影响的新生谣言。但一些过往的谣言通过假借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背景,再度出现了恶意传播。
(四)网民食品安全科学认知水平亟待提高。从目前一些新闻曝光和社交贴文看,一些网民乃至少数媒体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科学素养偏低,对诸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白羽肉鸡等概念缺乏科学认知,在一些具体的事件中缺乏客观理性的分析认识。
《报告》指出,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之年,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根据上半年舆情表现,结合发展态势分析,预测下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关注以下两类风险点:
(一)热点性风险点。一是粮食、生猪等大宗品种的负面舆情风险。保粮食安全是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的种养殖和加工环节潜在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形成舆论关注焦点的可能性较大。二是新冠肺炎疫情伴生的谣言风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特别是前段时间北京等地区形势出现局部反弹,疫情相关的谣言问题可能再度出现。三是中美贸易摩擦中暴露的标准差异问题,特别是关于生猪等农产品进出口标准差异的问题,存在引起舆情热点的可能。
(二)长期性风险点。近年舆情监测数据显示,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一直是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内容,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农产品入市后曝光的负面检测信息,特别是一些禁用农药或瘦肉精的检出曝光,一定程度上会在消费者心里不断积累负面情绪。可能被特定事件点燃诱发舆情连锁反应。
针对下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可能存在的发展态势,《报告》建议如下:
一是加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健全重大舆情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这是一个包括预判、引导、处置在内的完备机制,明确“谁来管、怎么管”,使各部门协调运作,进而充分发挥作用。对于目前可以预见的热点性风险和长期性风险,有必要在原有处置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建立与市场监管、网信办等部门的舆情联动处置机制。
二是建立健全以风险评估专家为核心的辟谣机制。风险交流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险交流工作存在主动性不足、专业性缺位的问题。建议尽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辟谣的专家联席机制,适当引入第三方资源,协同开展违法和不良信息处置工作,推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落实。
三是努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生态圈。在积极争取权威主流媒体发挥舆论引导主渠道的基础上,探索通过工作通报、媒体会商、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与微信、百度、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知乎等社交平台进行接触,争取支持合作,扩大传播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知识的朋友圈,形成网络舆论引导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