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半月大涨近40% 分析称供应紧张是支撑涨价主因
原标题:多晶硅半月大涨40%隆基股份狂砸近百亿采购大单保本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近期原材料多晶硅价格一骑绝尘,让下游光伏企业压力山大。
作为行业龙头,隆基股份果断“保本”,签订大额采购单稳价保供。
签近95亿采购大单
8月18日晚间隆基股份公告称,为保证多晶硅料的稳定供应,公司全资子公司银川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银川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亚洲硅业”)于当日在西安签订了关于多晶硅料的长期采购协议。
根据测算,预估本次合同总金额约94.98 亿元(不含税),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40.61%(测算不构成价格承诺)。
亚洲硅业为隆基股份的多晶硅料重要供应商之一,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
根据公告披露,双方合同约定对多晶硅料供应量提出保障要求。合同称,2020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隆基股份将合计采购多晶硅料数量为12.48万吨,协议期间如遇亚洲硅业生产设备检修,亚洲硅业需提前备货,检修月不影响交付量。同时,亚洲硅业逾期交货或拒绝交货,交付的货物不符合协议约定的,应根据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而隆基股份不按协议约定支付货款,拒绝付款或拒绝接收货物的,也应按协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
不过,本次合同下多晶硅价格仍将根据市场价格波动变化。据约定,双方将本着友好共赢的原则按月协商多晶硅料的采购价格。隆基股份将根据合同约定向亚洲硅业支付部分预付款(可用于抵扣合同价款),合同结算方式为电汇或银行承兑汇票,具体结算方式以订单为准。
隆基股份在公告中补充说明,合同采购价格由双方根据市场行情按月议价,采购量占公司对应年度预计总采购量的比例合理,因合同标的价格波动及公司采购需求波动导致的履约风险较小。
近期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局势稳定,各行各业有序复工复产,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大宗商品价格也节节攀升。在此番签立大额多晶硅料采购合同前,隆基股份还锁定了光伏玻璃的供应。
8月3日隆基股份曾公告,为保障光伏玻璃的稳定供应,公司旗下12家全资子公司与吴江南玻玻璃有限公司(下称“吴江南玻”)、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下称“东莞南玻”)于2020年7月31日在西安签订了关于光伏玻璃的采购协议。
据披露,吴江南玻、东莞南玻为南玻A子公司,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往来。此长单合同定价方式为按月议价,预估合同总金额约57亿元(不含税),占公司2019年度经审计营业成本的约24%。
多晶硅半月涨近40%
隆基股份近期频繁签立大额采购合同,是在原材料价格大幅上行的背景下。
据生意社监测,进入8月份以来,受供应紧张以及下游硅片厂家采购量放大等因素影响,多晶硅价格持续上行。截至8月17日,多晶硅涨幅达38.85%。目前,多晶硅太阳能级一级料国内市场报价已经达到60000元/吨~65000元/吨的价格区间,进口料价格也达到65000元/吨~70000元/吨区间。
在生意社分析师薛金磊看来,供应紧张是支撑多晶硅价格大涨的重要原因。
据悉,多晶硅市场从7月份以来供应紧缩的现状就已经逐渐凸显,进入8月份后,国内多晶硅不少装置仍在检修期。据相关统计,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环比下降15%~20%。截至8月17日,目前国内11家多晶硅企业中有4家装置在检修中。
“7月份以来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东方希望就一直检修,目前也没有恢复,8月份又加了一家亚洲硅业,目前检修量仍属于相对高峰,供应更显紧张。”薛金磊表示。目前厂家检修装置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预计8月份国内供应量环比仍只减不增。据了解,目前新疆地区交通仍实施管制,多晶硅的运输成本大幅上涨,人力成本激增,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需求方面,下游硅片产能集中释放也助长了多晶硅的高涨行情。由于多数硅片厂商新产能于下半年持续释放,对多晶硅需求有所放量,叠加上游多晶硅厂商供应量只减不增,供不应求的现状导致硅料价格持续上行。但光伏中上游成本的迅速抬升对终端电池影响也比较严重,此前据业内反映,多晶电池片价格并没有明显提升,成本压力较大,价格已然逼近厂家的现金成本。
不过,目前多晶硅市场多依靠国内刚性投资需求的拉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6月,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11.5吉瓦,同比增长0.88%。受海外疫情,以及国际贸易形势愈加复杂影响,光伏组件出口量持续走低,2020年1~5月光伏主要产品出口额合计76.33亿美元,同比下降12%。
薛金磊认为,国内新增装机规模稳中上涨,但增幅并不太明显,需求仍没有质的飞跃。加之出口情况同样不乐观。接下来三季度多晶硅仍处于供应紧张的态势下,价格可能会继续冲高,但随着装置检修期尾声临近,海外装置的逐渐恢复,中期来看多晶硅供应紧张的局面有望缓解,价格也会逐渐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