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医疗设施设备、物资等硬件基础,提高医疗人才、防控技术支撑能力,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更多卫生与健康教育,让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更坚实

“隔离期间莫外出,一旦发热通知我。”“外地回村,请配合登记。”“我是村医,守护好全村百姓的健康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数百万名乡村医生、基层公卫人员、乡村干部奋战在防控一线,贴告示、放广播、逐户查,日夜坚守,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织牢织密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是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不过,总体上看,当前农村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在队伍培养、硬件水平、物资储备等方面还相对薄弱。未来,仍需以更大的投入、更完善的机制体制来加快推进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织牢织密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夯实设施设备、医疗物资等硬件基础。比如,在村卫生室一级,有必要建立基本药物配送和储备制度,防止降压药、感冒药等常用药物缺货断供,保证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储备;在乡镇卫生院,开辟一些具有隔离条件的病房,并建立慢病管理、传染病登记和报送网络;县级疾控机构和二级以上县医院,则应尽快建立核酸检测实验室、负压手术室、重症隔离病房等设施,增强基层传染病核酸检测和重症救治能力。

织牢织密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还需创新机制,提高医疗人才、防控技术支撑能力。比如,通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全科医生特岗计划等方式,提升全科医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的能力;通过互联网课程、交换学习等方式,对基层医生加强培训,提高传染病防控意识和技能——这种做法成本低、见效快,值得推广。此外,还应建立基层医防协同机制,让医疗与疾控形成合力;形成农村地区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开展基层干部与乡镇卫生院、村医等处置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配合演练,最大程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防护能力,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面向农村居民开展更多卫生与健康教育,倡导养成聚餐用公筷等卫生习惯,开展家家户户做好垃圾分类等活动……

接下来,我们又将迎来秋冬季节,这个时期往往流感多发,同时,全球疫情仍具有不确定性,我国常态化防控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不减,只有加快织牢织密农村公共卫生防护网,才能有效防范疫情风险,并从根本上提高类似疾疫的防控能力。

从长远看,加快建设农村公共卫生体系,也是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的需要。近年来,一些地方致力于提高农村慢性病、地方病、传染病、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水平,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让农村居民的健康质量得到实打实的改善;一些地方把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纳入健康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值得推而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