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市场爆发 LCD仍是“主菜”
近期,A股面板板块表现强势,LCD产品持续涨价是重要推手。
“业绩开始兑现了”,一位大型买方人士直言,“面板价格稳在现有水平就足够了。”同时,股价上涨与新型显示技术Mini/Micro LED明年上量预期有关。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新型显示技术具备多项LCD难以媲美的优势,但TV、笔记本等产品使用的主流显示技术仍会是LCD,其地位数年内难以撼动。因此,LCD价格涨跌仍是扰动面板厂商财务报表的最强因素。在产能规模、产业链完整性、成本等方面,QD-OLED、OLED、Micro-LED等技术相比LCD短期难以占据优势。这些技术定位于高端市场,代表未来发展趋势,面板厂商需要重视。
涨势超预期
自6月份以来,TV面板价格持续上涨,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上涨态势超预期。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分析师陶胤至根据群智咨询发布的11月下旬价格数据测算,截至2020年12月,55英寸以下LCD TV面板价格相比今年5月低点平均涨幅达70%,区间涨幅创历史新高。65英寸、75英寸由于国产10.5/11代生产线产能爬坡供给带动,价格涨幅不如55英寸以下产品,但对应的涨幅也分别达34%与17%,预计均在盈利水平以上。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集邦咨询拿到的价格走势图显示,经过本轮涨价,32英寸、55英寸、65英寸三个LCD TV主流面板尺寸的价格水位线分别攀升至2018年4月、2018年5月和2019年2月的价格区域。
群智咨询数位分析师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手机LCD面板涨价主要体现在低端LCD显示屏幕,6月份以来价格涨幅在30%左右。而Monitor(显示器,不含工业用)主流模组同期涨幅在15%左右,液晶面板同期涨幅为50%;笔记本低端TN技术产品同期涨幅较大,整体在10%以上,其他主流IPS技术产品涨幅在5%-10%。
经营持续向好
第三季度以来,电视面板市场大幅回暖,面板厂商经营利润率持续向好。陶胤至表示,第三季度全球主要面板厂商均进入经营性盈利状态。考虑到国产厂商成本更低,预计第四季度国产面板厂商经营利润率有望领跑行业。
具体看,LG显示在经历连续6个季度经营性亏损后第三季度实现盈利;三星显示由于减少了LCD的产能供应,叠加小尺寸OLED产品的持续拉货,第二季度起面板经营性利润率首先转好;京东方、TCL华星均在第二季度经营性盈利开始转正。
今年前三季度,TCL科技大尺寸面板满销满产,实现销售面积20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9%,对应实现收入203.3亿元,同比增长50.9%;中小尺寸面板实现销售面积9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对应实现收入(含华显)120.5亿元,同比增长8.7%。
京东方A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6.87亿元,同比增长18.63%,归母净利润为24.76亿元,同比增长33.67%。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8亿元,同比增长33.04%,创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13.40亿元,同比增长629.30%。
展望明年,京东方表示,TV大尺寸化及体育赛事的刺激将持续拉动需求增长,远程办公、教育领域带来的IT需求持续高涨,将进一步消耗产能;供给方面,新增产能有限,预计全年面板供需整体仍将处于平衡或平衡偏紧状态。
LCD竞争优势明显
今年上半年,LG显示和三星显示先后宣布要在年底前退出LCD市场(计划有所延迟)。从产品技术路线看,LCD是一种相对成熟的显示技术,依然具备足够的生命力。业内人士指出,其在TV市场应用成熟度高,成本相较于其他显示技术竞争优势明显。
中信建投认为,随着LCD面板向中国大陆转移,LCD面板产业链日趋完善,上游材料(液晶材料、偏光片、玻璃基板、靶材等)、中游加工制造(清洗设备、刻蚀设备)、后续制程(切割、电路板、背光模组组装)等基本完成国产化替代。
群智咨询总经理李亚琴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全球大尺寸LCD面板的出货面积排名看,韩国厂商调整之后,京东方排名第一,TCL华星第四。韩厂彻底退出LCD之后,到2022年京东方的产能占比仍略有上升,大概在全球占比23%-24%。”
不过,韩厂并没有完全退出TV行业,而是选择了新赛道。“目前LG的白光OLED生产成本仍较高,主要由于大尺寸蒸镀工艺提升良率难度大,其次是有机发光材料损耗较大。三星QD-OLED技术理论上显示效果好于白光OLED,但产线资本开支太大,料折旧成本较高,竞争力有限。”陶胤至说,围绕Mini LED背光的显示改良性方案,上游LED产业基础已经成熟,但仍需静待工艺成熟度提升带动成本下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