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行业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 解决“数字鸿沟”障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2月14日讯(记者 韩璐)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局日前决定在全行业深化“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概括为包括“一体化”“一码通”“一站式”“一网办”“一盘棋”在内的“五个一”共14条措施,并强调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区、市)结合实际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本次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
推进“一体化”共享服务,提升便捷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水平:坚持线上线下一体融合;优化智慧医疗服务流程;推动区域信息共享互认。
推进“一码通”融合服务,破除多码并存互不通用信息壁垒:强化行业内“一码通用”;推进跨部门“多码融合”;实现健康码“一码通行”。
推进“一站式”结算服务,完善“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工作:推行“一站式”及时结算;落实“互联网+”支付政策。
推进“一网办”政务服务,化解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扩大政务共享服务;便捷信息查询服务;推进基层减负服务。
推进“一盘棋”抗疫服务,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信息技术支撑:强化早期监测预警;加强疫情防控支撑;深化防疫咨询服务。
在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过程中,针对老年人、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存在的“数字鸿沟”障碍,通知特别强调,各地要切合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既要实现线上服务便捷化,又要注重线下服务人性化:完善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预约挂号方式,畅通家人、亲友、家庭医生等代为预约挂号的渠道,同时提供一定比例的现场号源,保留挂号、缴费、打印检查检验结果等人工服务窗口,配备导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等人员提供就医指导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等群体运用智能技术的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