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电 (记者王浩)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6周年。6年来,工程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线工程调水348亿立方米,约6900万人受益;东线工程向山东调水46亿立方米,惠及人口约5800万。工程运行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沿线群众普遍认可。

目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东线二期工程可研和穿黄工程初步设计编制上报完成,中线引江补汉工程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并上报水利部,中线调蓄库工程雄安调蓄库灌浆试验开工,西线工程规划方案比选论证通过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复审。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进度加快,计划年底水下主体工程完工。

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实施生态补水超52亿立方米,推动了沿线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自2018年中线工程实施生态补水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趋势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止跌回升;沿线河湖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截至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埋深平均为22.49米,与2015年同期相比回升了3.68米。东线工程增加了沿线河湖水网的水体流动。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北京全市16个市辖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1立方米下降到7.8立方米。天津市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节水条例。山东省将“单位GDP水资源消耗降低”节水指标纳入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