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育种技术,打赢种业翻身仗
我国虽然主粮种子能基本自给,但受育种及栽培等因素影响,单产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种子技术对于现代农业的首要贡献在于提高产量,这是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需要。当下国内的种子安全问题,是由于我们育种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现在有了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作为企业需要加快技术创新,抓好种子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五常市佰佳三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洪甫说。
据了解,佰佳三粮的前身是五常市水稻原种场,原种场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第一批国营水稻良种场,以大米为主研发方向,专注于水稻良种的繁育推广,是五常三大良种场中唯一的水稻良种场。得益于“寒地黑土”的区位优势,上世纪80年代就与日本进行技术交流合作,一方面引进种子进行适应性和杂交选育实验,另一方面引入“寒地旱育机械栽培技术”,先后研发出系列优质水稻品种,推动了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快速提升,为水稻的丰产、粮食自给做出了贡献。
公司技术总顾问刘占林,是我国优质水稻育种专家、农艺师,自1966年被分配到五常市第三良种场工作后,用一辈子时间扎根五常,分别在“高产”水稻品种、“高产”种植技术和“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培育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了五常水稻产业由落后走向了先进,由高产走向了优质的发展道路,被业内人士誉为“五常大米之父”。据了解,佰佳三粮目前在研种子200多个,同时也建立了南繁育种基地,致力于五常水稻在高产优质上再上一个台阶。
中国的水稻品种培育也走过了一条从单一追求单产的提升向兼顾优质和高产转变的道路,最直观的就是现在各大餐馆的米饭比以前好吃了,这也符合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与此同时,通过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升种子的科技含量,提高亩产和品质、降低种子成本,客观上也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
中国育种人将通过科技改良农产品的品种品质,提升产量和降低虫害和抗灾能力,彻底打赢种业翻身仗,守护好中国人的饭碗,也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