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蓝图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繁盛之上
本报记者 张黎
横断山脉,海拔4500米。
这里是云南平均海拔最高的区域,但依然有着生命的奇迹。高寒地带壮美的画面延伸开来,点缀大地的,是最巨大的植物——塔黄。
而与它相伴相依的,是迟眼蕈蚊。塔黄为迟眼蕈蚊提供了住所和食物,作为回报,迟眼蕈蚊为塔黄传粉。
“你给我孩子,我给你房子,这就是塔黄的生存密码。”在纪录片《云南密码》总导演李成才眼中,《云南密码》诠释云南大地的生物多样性密码,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寻找、发现和尊重多样生命。
10月12日,纪录片导演李成才出席COP15专题采访,讲述这部献礼大会的云南宣传片背后的故事。
云南因生物多样性闻名,多样生物不仅关系云南,也与中国甚至世界人们的生活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既是COP15昆明大会的主题,也是对未来的美好寄语。在此背景下,云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李成才导演团队,制作了展示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纪录片。
有了《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纪录片的拍摄经验,李成才与创作团队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接手《云南密码》的拍摄。
一直对云南有着深厚情感的李成才,一次次走进这片高原沃土。“有时候会住下几个月,只有与自然亲近,我才能宁静平和下来。”
想完整诠释云南的生物多样性,素材包罗万象,该选取哪些?如何表达?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创作团队看来,并没有多纠结。
“我们背后有大量的科研专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把关,要追求极致画面的精美,但更重要的,是要科学严谨,一定要突出展现旗舰物种、典型地貌、气候特点等,核心要素就出来了。”李成才说。
纪录片是建立在无数个科学家的劳动成果上,也让我们看到了一曲色彩斑斓、壮美和谐的生命多样赞歌。
透过电影般质感的纪录片,云南和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得以展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雪峰皑皑林立,这里的热带雨林宛若仙境,这里的大江大河奔腾不息,这里的高原湖泊旖旎多姿。
而解锁这些生命的密码,同样离不开人,纪录片娓娓道来他们的故事。有人为了寻找滇金丝猴的踪迹,长达34年行走在森林与荒野间,总行程数万公里;有人穷尽一生,用舞蹈演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塑造生命的力量,自然的壮美;还有曾经的猎人放下猎枪,从伤害转变为爱鸟护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纪录片无疑传递出这样的理念,关于人和自然相处的密码,也许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答案,每种生命都是复杂而珍贵的,尊重和爱护它们的密码,也是在保护我们自身的未来。
采访的尾声,李成才说,很多人会问,你通过云南密码核心表达的是什么?
“我想,它应该就是里面的一段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蓝图,是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繁盛之上,这张蓝图宏伟及谦卑。”
李成才进一步阐述:“宏伟,是因为我们的发展需要,是因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但在山河湖海面前,在万千自然生命面前,一定要拥有谦卑的心境,只有这种宏伟和谦卑联合起来,才是属于云南的密码。它既承载着中国智慧,也承载着世界生态文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