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竞速:为共同问题寻找共同答案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反复强调“团结”二字,他认为当前疫情是对全球政治团结、金融团结、科学团结的考验,各方需要团结起来抗击一个不分国界的“共同敌人”,利用最佳科学知识为共同的问题寻找共同的答案。
世界上第一支疫苗诞生于18世纪末,帮助人类在未来有效预防天花病毒感染。此后,科学界孜孜以求,试图研制更多疫苗,对抗存在于自然界、人类以及其他宿主上的病毒。
2020年初,新冠病毒蔓延。目前尚无疫苗或疗法证实能抗击该病毒,在全球范围内,卫生部门正争先恐后地研发疫苗,与病毒竞速。
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表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准备就绪,目前仍需竭尽全力防控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Tarik Jasarevic也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临床试验可在三四个月内开始。
“我们正在与主要的资助者和合作伙伴紧密合作,包括世界银行、CEPI(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以及全球其他机构,投资疫苗开发。开发疫苗通常需要几年时间,通过全球各方努力,埃博拉疫苗的开发时间已经大幅缩短。我们已经在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做同样的事情。”Tarik Jasarevic表示。
而据新华社2月20日报道,基于中国研究人员提供的病毒基因组序列,美国科研团队首次绘制出新型冠状病毒一个关键蛋白分子的3D结构,这种蛋白是开发疫苗、治疗性抗体和药物的关键靶点。
疫苗研发竞赛
全球范围内的制药公司都在努力生产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当地时间2月18日,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集团加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竞赛。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HHS)表示,其将向赛诺菲提供资金,生产冠状病毒疫苗。
赛诺菲此前曾致力于开发SARS疫苗。此次,赛诺菲将重启SARS疫苗的研究。一家小公司在21世纪初SARS疫情暴发后展开了这项研究,赛诺菲之后收购了这家公司。在SARS疫情逐步结束后,这项研究被搁置,但现在将作为新冠疫苗的研发起点重新开展。
因为根据最近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实验室发表的研究成果,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与SARS有79.5%的相似度,业内人士认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开发可以借鉴SARS疫苗的研究。
与此同时,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宣布,将扩大与强生旗下子公司杨森研发的合作。杨森研发正在研制一种疫苗,其还需确定先前测试过的药物是否可以用于新冠病毒感染。
美国生物科技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也于近日宣布,其位于圣地亚哥的实验室利用其独有的DNA药物开发平台,研发出了可以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INO-4800,目前正在积极寻求合作与资金支持,争取在今夏展开第一阶段的人类临床测试。
世卫组织在2月18日公布的《COVID-19候选疫苗草案初稿》中显示,美国生物科技公司Inovio Pharmaceuticals、法国制药商赛诺菲、印度制药商Zydus Cadila、印度Codagenix及Serum 公司、GeoVax/BravoVax、Janssen Pharmaceutical、牛津大学、Clover Biopharmaceuticals、Vaxil Bio等数十家机构或公司研制的疫苗都入列候选疫苗。
根据世卫组织在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新冠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确定9个优先研究领域。在疫苗方面,候选疫苗的研发将集中于对用于3期试验和优先测试的候选疫苗开展临床试验设计优化,并开发用于评估疫苗免疫反应和疫苗开发的检测方法。
由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和上海生物技术公司斯微生物共同设计开发的疫苗也入列世卫组织公布的候选疫苗。据媒体报道,这款最新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已经开始动物试验,距离中国疾控中心1月24日成功分离我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仅两周时间。
美国国立卫生院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院长Anthony Fauci也向媒体宣布,NIAID将与mRNA疫苗巨头Moderna合作,希望在3个月内将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推向临床试验。不过开展全面测试以及寻求监管批准将需要更长时间。
几所大学研究团队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也在寻找阻止病毒扩散的方法。1月11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作为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之一,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交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与国家疾控中心所属的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合作,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国家科技资源服务系统,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和电子显微镜照片等相关信息。
2月10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研究人员宣布,成功地培养出基于患者病毒样本的活病毒,而不是人工合成样本,这有助于开发治疗方法和疫苗,基因组序列可以向疫苗生产商提供可以用来测试潜在疫苗的病毒。在此之前,墨尔本的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专家已经于1月28日在实验室成功复制了新冠肺炎病毒。
2月19日,《科学》杂志在线刊登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最新研究成果:其首次绘制出新型冠状病毒一个关键蛋白分子的3D结构,这种蛋白是开发疫苗、治疗性抗体和药物的关键靶点。
据悉,该科研团队的研究人员根据中国研究人员提供的病毒基因组序列,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重建了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原子尺度上的3D构造,分辨率达到0.35纳米。
周期压缩
数据分析公司Statista分析,由于诸如流感、猪流感、肝炎和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的增加,2019年全球疫苗销售总额达到540亿美元,自2014年以来几乎翻了一倍。今年全球疫苗市场预计将增长到600亿美元。此次疫情暴发推升了疫苗生产商的股价,因为投资者看到了这些公司的商机。
不过,疫苗开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且成本很高。这个过程必须成功地经过几个阶段:从对相关疾病和流行病学数据的了解,到新疫苗交付至最终用户的使用。新冠病毒疫苗同样要经历这些过程。
出于安全考虑,一款疫苗往往必须等待数年才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关键原因是潜在的副作用。而技术、社会或者经济因素,还往往导致开发不出针对某些病毒的疫苗。
不过,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新冠病毒疫苗或许能够成功“出世”,且要快得多。
Tarik Jasarevic介绍称,西非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世卫组织制定了《世卫组织研发蓝图》,这一蓝图是在流行病暴发前开发药物和疫苗并在疫情期间加速研发的战略。
1月初,世卫组织于启动了研发蓝图团队,以协调和促进相关信息共享,而新冠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就是在蓝图的指导下进行。
一些慈善捐款被用于激励制药公司开发有关新冠病毒的疫苗。Tarik Jasarevic所提及的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便是领头羊之一。CEPI的联合创始人包括挪威和印度政府、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及惠康基金会(the Wellcome Trust),其支持“疫苗快速反应平台”的前沿技术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这一技术有望将研发周期缩短至16周,让新疫苗赶在这场疫情结束前问世。
传统方法需要病毒的实际样品,在放入疫苗之前,通常科学家会使用特殊的化学药品灭活病毒,当病毒灭活或减弱,就会作为外来入侵者或者抗原被注射到体内,从而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防治特定病毒。而“疫苗快速反应平台”的原理有所不同,此类疫苗通常会直接使细胞产生抗原蛋白,以防范特定病毒,其采用RNA或DNA的形式,包含构建蛋白质代码的分子,这一过程减少了开发时间,因为科学家不需要培养整个病毒。
而多种载体的尝试应用,使得新冠病毒疫苗开发或将引发现代生物技术的一场潜在革命。有数十家国外生物制药公司宣布正在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信使核糖核酸(mRNA)、腺病毒载体等多种手段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世卫组织公布的候选疫苗中,一些基于mRNA的疫苗开发是至今为止最有效和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大大缩短了疫苗的研发周期。
但无论如何,没有任何一家机构具有单独开发疫苗的能力或设施。在世卫组织新冠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上,谭德塞反复强调“团结”二字,表示当前疫情是对全球政治团结、金融团结、科学团结的考验,各方需要团结起来抗击一个不分国界的“共同敌人”,利用最佳科学知识为共同的问题找到共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