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各国逐步升级防控措施,在全球航空业停飞潮下,我国民航业也迎来了“最严”运力调控政策:每家航企经营至任一国家航线只能保留1条,即“一司一国一线”,仅维持每条航线的最低航班量。目前,已有东航等航空公司发布调整后的国际航班信息。

    另据民航局最新消息,将根据实际需求,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视情况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

    受调控政策影响,3月27日,A股航空板块整体下跌,7家上市航司的跌幅均在1%~2%区间。

    一司一国一线

    民航局决定进一步调减国际客运航班运行数量。根据3月26日晚间通知,以民航局此前发布的“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为基准,国内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任一国家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条航线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外国每家航空公司经营至我国的航线只能保留1条,且每周运营班次不得超过1班。这一政策将自2020年3月29日起执行。

    通知还指出,抵离中国的航班上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确保客座率不高于75%。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民航局可能出台进一步收紧国际客运航班总量的政策。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根据“国际航班信息发布(第5期)”,目前国内航司中执行客货混运航线较多的主要有三大航(国航、东航、南航)及春秋航空等。

    东方航空已于3月27日发布调整后的国际航班信息。3月29日-5月2日,东航将保留包括美国纽约、加拿大多伦多在内的19个执飞国际站点,合计每周执飞40班国际航班,其余国际航班均取消。春秋航空3月26日也发布了“因公共卫生原因,临时取消部分进出港航班”的通知,涉及浦东济州、浦东曼谷、浦东成田等在内的多条国际航线。

    就进一步收紧国际航线,业内并不感到意外,航空业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逐步收窄航班的过程。“这次最严格的国际航班调控政策,是民航局为了应对近期海外输入病例日渐增长而推出的有力应对措施。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最新的调控政策之前,受疫情影响导致出行人数下降,国内和国外航司从2月份开始已经主动地不断缩减国际航班的数量,在3月中旬,国际航班的执行率已经降到了20%以下。”罗兰贝格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李雷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新措施下,每周航班量将下降到130班左右。经测算,每天通过航空入境的旅客人数将由目前的2.5万人降到5000人左右。

    民航局同时强调,将继续按照中央应对新冠病毒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部署,根据实际需求,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能力的城市,视情况启动针对海外华人的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开行临时班机或包机。

    国内市场

    恢复预期好于国际

    实际上,全球航司均在大幅“砍线”。稍早前,世界著名“土豪”航司、中东最大航司阿联酋航空宣布自3月25日起停飞全部旅客航班。据民航资源网不完全统计,已有近60家航空公司全线停飞所有航班。此外,还有14家航空公司停飞了所有国际航线。

    全球停飞潮背后,行业亦蒙受巨大损失。3月24日,国际航协再次更新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球航空运输业收入影响的分析。鉴于旅行限制的严峻性和预期的全球经济衰退,航空业客运收入预计暴跌2520亿美元,同比2019年下降44%。上述预测基于严格的旅行限制将持续3个月,且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逐步恢复活力。

    国际航协此前曾于3月5日预测行业的最高收入损失可能高达1130亿美元,当时全球多数国家尚未实施旅行限制。而现在旅行限制导致国际航空旅行市场几近归零。

    回到国内最新的“一司一国一线”政策,总体来看,此次最严调控政策下,伴随着停飞收入停滞,航空公司的机队和人员等相对固定的成本仍将不断产生,因此航司的亏损状况不可避免。

    李雷认为,目前来看,对于中国的航空公司而言,今年的国际和国内业务预期将呈现不同的发展势态。对于国际业务而言,随着疫情蔓延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出入境政策本身的限制,还是旅客出行信心的不足,都将导致国际航空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的疲软。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渐趋稳,商务出行将缓慢恢复;而到下半年来看,出境游受限的情况下,一些出行需求也会转换为周边游及国内游,带动一定的国内旅游出行恢复。整体来看,虽然完全恢复较难,但国内市场的预期要好于国际市场。

    “从航空公司的影响来看,国航、东航、南航和海航作为我国国际航班比例最高的航司,在本次国际停飞中的影响最大,而国际旅客比例及欧美长航线比例最高的国航影响还要稍高些。”李雷表示。

    航空货运迎来发展期

    最严国际航班调控政策主要针对航空客运,根据通知,各航空公司可利用客机执行全货运航班,不计入客运航班总量,即航空货运并不受此次新政限制。

    不过,民航专家林智杰发文指出,航空货运也受到影响,“中国国际航空货运有一半是通过客机腹舱,客运停了,全货机运力缺口更大了,很快就能看到大量装货的幽灵客机了。”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航空货运所受冲击明显小于客运。甚至出现了因为客运停飞,客机腹舱资源不够导致货物无法运送的情况。

    顺丰控股在疫情期间便体现了其货运机队优势。公司近期快速布局了多条国际航线,航线数量由2019年初的3条提升到目前的13条。

    而在整体货运运力不足的背景下,我国航空货运迎来政策东风。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推动制造业和流通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时积极有序复工复产的措施;部署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努力稳定供应链。

    会议指出,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存在明显短板,受疫情冲击国际航空客机腹舱货运大幅下降,对我国产业的国际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我国国际航空货运能力,既保通保运保供,又增强物流国际竞争力。

    受此消息刺激,3月25日,A股航空板块迎来久违的全线上涨。其中,东方航空上涨5.13%,中国国航(00753)上涨6.3%,南方航空上涨4.23%,华夏航空上涨6.29%。

    据记者了解,部分航空公司近期已采用客机紧急运输物资。东航技术公司对两架A330飞机进行了紧急“客改货”的改装工作,以用于运输抗疫物资。

    海航方面也表示,除货运飞机外,海航集团也将在民航局批准的情况下,调动70余架替代机型运力投入到货运市场。

    “如何灵活调配这些闲置的运力会是中国航司近期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考虑开拓包机等市场进行开源;一方面中长期在国内出行恢复的情况下,适当将国际航线的运力投放到一些需求旺盛的商务线,如京沪、京广和沪深等;另一方面也会考虑如何利用客机运送货物。相比起欧美国家,更适合运输高价值高时效物资的全货机在我国航空运输中的比例偏低,且资产主要集中在飞机租赁公司和顺丰等快递企业手里。未来这种情况也将逐步得到改善。”李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