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试点“灵魂砍价”最高降43% 胰岛素国采全面降价将至
原标题:武汉试点“灵魂砍价”最高降43% 胰岛素国采全面降价将至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继第一、二批集采让化药品种大降价外,胰岛素等生物制品也将被放上国家医保局的“灵魂砍价”谈判桌。
根据国家医保局近日消息,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也将启动带量采购,目前已进入听取专家意见建议阶段。其中胰岛素被着重提及。
此后,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了联合采购办公室的一则通知,内容为开展86个品规的药品相关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意味着第三批药品带量采购拉开序幕。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胰岛素类产品近250亿元。预计其规模有望在10年内达到千亿级别。
今年1月,武汉医保局率先试水胰岛素带量采购,与诺和诺德、礼来、通化东宝、甘李药业等九家企业展开降价谈判,最终促成部分中标胰岛素类药品单价最高降43%,而且因为谈判异常残酷曾引起了行业热议。
医药战略顾问周树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包括胰岛素在内的生物制品国采何时落实,最终规则怎么定还需要时日,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其国采规则也会与化药有较大差异,前期很可能选择胰岛素这样质量争议较小的品种进行试点。
武汉胰岛素试点扩围
胰岛素的首批国采很可能是对武汉试点的扩围。
2020年1月3日,武汉市药械集中带量采购服务平台发布了《关于武汉市胰岛素类药品带量议价的通知》,率先试水糖尿病用药胰岛素的带量采购。以170.57万支的总采购量,与诺和诺德、通化东宝等企业进行议价谈判,武汉医保局最终促成部分中标胰岛素类药品单价最高降43%。
此次武汉试点带量采购胰岛素中,以二三代胰岛素为主,包含了多个年销超10亿元的大品种。参与议价谈判的九家企业,被分为七组进行议价谈判。按照胰岛素类型分成的七组分别是:重组人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中效人胰岛素,长效人胰岛素、短效类似物、预混类似物、长效和超长效类似物。
米内网数据显示,竞争较为激烈的重组人胰岛素,有包括礼来、宜昌东阳光、合肥天麦生物、珠海联邦等多家知名药企拥有批文。通化东宝作为这一市场的霸主,2019年销售额达到21亿元以上,占据了这一市场70%以上的份额。
2019年,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都超过了50亿元,跨国药企赛诺菲和诺和诺德处于主导地位。
甘李药业的重组甘精胰岛素发展势头迅猛。2019年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达到22亿元以上,增长率超过16%。目前该产品也是甘李药业的主要收入来源。
据武汉医保局公布的谈判细则,胰岛素根据阶梯降幅来给予市场份额,若降幅少于5%,将拿出对应产品2018年超过50%的份额,供同组内降幅大的企业分配;若降幅在5%10%,则可直接获得其原市场份额的70%;若降幅大于10%,则可直接获得其原市场份额的90%;同组内每个产品剩余部分进入替代总量,替代总量按50%、30%、20%的份额分配,降幅靠前(绝对金额)的前3家可以获得。
尽管重组甘精胰岛素等为独家品种,也还是要与甘精胰岛素、德谷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超长效类似竞争。据长江日报公布的现场谈判视频,整个议价过程非常残酷,甚至有企业代表当场落泪。
5月1日上述议价结果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周树认为,从市场规模上看,虽然武汉带量采购试点的胰岛素不足全国市场的1%,但是其标杆意义十分重要。预计试点方案不仅将对全国胰岛素专项带量采购提供借鉴,而且对相关企业和市场也将产生较大影响。
国采只差“临门一脚”
据生物药集采专家透露,针对胰岛素等生物制品和中成药的带量采购,预计最快将于2021年初完成初稿。
事实上,在国家对“两病”(糖尿病、高血压)的政策加持下,胰岛素降价已在悄然推进中。
2019年10月,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城乡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药品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对高血压、糖尿病参保患者医疗机构门诊发生的降血压、降血糖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达到50%以上。
2020年1月,武汉胰岛素带量采购正式试水,9家市场主力企业参与谈判,促成降价市场规模达13亿元。
2020年3月,黑龙江省医保局也宣布,已通过药品招采制制度改革,促进部分糖尿病用药降价,最高降幅达到73%。其中,诺和诺德德谷胰岛素注射液(3ml:300单位(笔芯))单支价格从215.76元降到181.54元,降幅约16%。
2020年7月15日至16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室召开座谈会,就生物制品(含胰岛素)和中成药集中采购工作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完善相关领域采购政策,推进采购方式改革。
而最快可能在明年推行的胰岛素国采将波及的胰岛素品种达到21个,涉及企业既包括诺和诺德、礼来、赛诺菲三家跨国药企,也包括通化东宝、联邦制药、誉衡制药、甘李药业、天麦生物等国内药企。
不过,有药企的相关负责人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跨国药企长年掌控胰岛素类药品市场,如果他们抱团不降价,那国采就难以推进。进口替代对于国内药企是机遇也是挑战。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胰岛素产品成熟度较高,竞争格局存在集采可能性。但不同胰岛素产品间仍存在成分、剂型、给药装置差异,产品转换与患者依从性上仍有潜在障碍,最终胰岛素集采能否落地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假设胰岛素集采落地,将加速胰岛素市场的进口替代,同时进一步提升胰岛素使用渗透率。
在武汉对胰岛素实行带量采购试点之际,也有业内人士提出种种顾虑。周树表示,虽然胰岛素等生物制品没有一致性评价,因此,相关产品的分类和质量层次划分如何确定问题仍然存疑。但是可以灵活调整国采规则,将胰岛素和一些生物类似药首批作为试点纳入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