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拉面人韩海明将一团面重重甩在案板上,揉好后上下左右三拉两缠,就抻出一把毛细拉面。

走在化隆的大街上,随处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这源于当地发展了近30年的“拉面经济”。从“面一代”到“面三代”,化隆人在全国271座城市开设拉面店1.7万家,拉面从业者11万人。2019年,化隆“拉面经济”年产值达100多亿元,利润40亿元。

化隆拉面成了一代代化隆青年的“脱贫面”“致富面”,不仅仅让走出去的化隆青年挣了票子,“还让化隆人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创了牌子,”化隆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副局长马建国这样总结。

从“脱贫面”到“致富面”

一碗拉面盘活了整个化隆县的经济。

化隆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山大沟深,当地村民生活艰苦。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不甘贫穷与落后的第一代化隆拉面人决定出去闯一闯。1988年,厦门经济特区首家化隆拉面店开张。自此以后,全国各地的化隆拉面店不断涌现,化隆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

作为“面一代”,青海省餐饮行业协会拉面专业委员会主席韩进录回忆,那时候走出去特别难,交通不发达,“面一代”手提肩扛带着拉面用具、食材,靠着“胡杨精神”走南闯北做生意。

韩进录年轻时,家里种的粮食一年只够吃8个月,剩下几个月的吃饭问题要靠打零工解决。他看到在外地开拉面馆的同乡挣了钱,几乎没有亏损的。为了养家糊口,他和村里几个胆大的年轻人坐火车去了沿海地区。

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缺少资金,每一样对韩进录都是很大的考验。白天找店面,晚上睡在老乡的饭馆里。他想方设法解决难题,于1988年在厦门开了自己的第一家拉面馆。

经过七八年的艰难打拼,韩进录在拉面馆里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化隆青年外出务工开面馆,一人带一人、一家带一家、一村带一村。因为有了拉面产业,化隆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韩进录感受到,一碗拉面让化隆县许多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拉面村”“轿车村”“老板村”“小康村”,让一个贫困县彻底活了起来。数据显示,化隆县累计脱贫的13万贫困人口中,9万人是通过拉面产业脱贫的。

2000年,韩进录返乡创业,在西宁市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餐厅。他的事业进入上升期。这碗拉面从“脱贫面”变成了“致富面”。如今,他创办的都市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有300多名员工,年收入2000多万元,不仅在西宁和化隆形成连锁规模,还在上海、广东等地开了7家诺尔曼品牌连锁店。

从“贴兰州”到创立化隆品牌

如果说第一代化隆拉面人只专注于做好一碗面,那么第二代、第三代化隆拉面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做好一碗面,还想打造化隆拉面品牌,让化隆拉面由“小而散”向“大而精”转变。

想拥有一门手艺,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1983年出生的韩海明17岁就开始学习制作拉面。手艺娴熟后,2001年,他去上海开了自己的第一家店。但他没有止步于此,和许多化隆拉面人一样,他藏着一个心结:化隆人把拉面馆开遍全国,但是百分之七八十都打着“兰州拉面”的牌子,化隆拉面的名号没有打响。

究其原因,在于许多化隆拉面人在创业初期拖家带口,“一台炉、两口锅、三个人、四张桌”,初来乍到开夫妻店、兄弟铺。顾客只知道名声响亮的兰州拉面,没人知道化隆拉面。化隆人就干脆打起“兰州拉面”的招牌。

韩海明发现,在上海开兰州拉面馆的其实大多是化隆人,“毫不夸张地讲,当时上海的300多家兰州拉面馆,其中有200多家都是化隆人开的。”随着拉面产业的不断拓展,加上人们吃饭越来越讲究,一碗拉面也不肯将就。他逐渐意识到,要让化隆的拉面经济可持续发展,得创立自己的品牌。

2010年,韩海明创立了自己的化隆拉面连锁品牌——迈芝顿。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拉面人,他最注重的是面的品质。“兰州拉面最主要的特点是保持原汁原味,而化隆拉面不一样,会根据当地的饮食文化,做出符合当地人口味的拉面。”韩海明说,因地制宜,与当地饮食文化相结合,就是化隆拉面品质上最大的优势。

“互联网+拉面” 化隆青年走上新征途

近年来,韩海明积极发展线上营销模式,和多家外卖平台合作,将传统的营销模式发展成为“线上+线下”模式。有时,他还会直播教网友如何做拉面,最高时有百万人次观看。尽管已经是拉面界的网红,他却说:“我不是网红,我也不想当网红,我只是个普通的拉面人。”

在韩海明看来,化隆拉面历经近30年的发展,现在正面临转型升级。“这种升级不仅仅是口味上的,更是服务、管理、技术上的转型升级。”

跨进化隆县拉面产业电商服务中心的大门,智慧拉面生态数据平台滚动播放着全国已联网的化隆拉面店的实时数据。“智慧拉面生态数据平台将全国各地化隆拉面店的数据汇总到一起,经过数据分析得出结果,更好地服务于拉面产业。”马建国介绍,远隔千里,可以实时看到广州一家化隆拉面馆的实时销售数据。

从最初的“面一代”南下厦门、深圳创业,再到今天化隆拉面人遍及全国,化隆拉面一直在寻求突破。如今,化隆“拉面经济”的发展已插上互联网的翅膀。“互联网+拉面”已成为新时代化隆拉面青年的新征途。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石佳 记者 王豪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