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挑战无处不在,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在位于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的乐事土豆农场,生产组长陈喜良正在把自己去年参与“全员抗霜”的特殊经历向导演陆川娓娓道来。

“面对近10年来罕见的晚霜,我们紧急全员出动,布置草帘、点火放烟,经过一夜的努力,只有少许面积的土豆苗受到轻微影响。”陈喜良所在的农场,是乐事母公司百事公司在中国建立的一个可持续示范农场,利用平整沙丘、轮作、植树、防风固沙等一些列手段,帮助将荒芜的沙漠改造为高产的耕地,被赞誉为改善环境、种植土豆、扶助农民的“三赢模式”。在过去10年间,已有超过1万名中国农民从百事的农业项目中获益。

和好几位来自一线的工人一起,陈喜良最近在乐事品牌纪录片《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中“扮演”自己,为更多观众讲述自己“战天斗地”的工作日常。

“真实、用心”,陆川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坦言,自己不常为品牌制作短片,这次考察过乐事库布齐沙漠农场、武汉工厂等地后,怀着敬佩的心完成了拍摄。“我得真正相信这个事是真的,才会做。”

在观众的印象中,陆川喜欢把镜头对准大自然,他的作品从不缺乏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细腻探讨。从《可可西里》《我们诞生在在中国》到《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陆川说,这三个作品代表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真实心态变化:从绝望到希望,再到惊讶。“20年间,我看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逐渐走向和谐。”

以下为采访实录:

“20年间,我看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逐渐走向和谐。”

人民网:熟悉您电影的人知道,不论是《可可西里》,还是《我们诞生在中国》,您的镜头里始终不缺少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察。这次拍摄乐事品牌纪录短片《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站在库布齐沙漠上的您有何感受?

陆川:其实,《可可西里》《我们诞生在在中国》《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这三个片子代表了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三种真实心态:拍可可西里时耳闻目睹的事实,让我感到非常绝望;到了拍摄《我们诞生在中国》,三年半时间里,我们走南闯北去了很多保护区,真实感觉到中国的环保状况正在发生剧烈变化,国家的重视、资金的扶持让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绿色,看到了生命;再到这次拍摄库布齐沙漠,当我看到一块一块的绿色大田就在沙漠里边,挺吃惊的。

他们还建立起了成体系的灌溉系统,科技的运用加上人的付出,我觉得这种人和环境的沟通是和谐的。可以说,这三部影片穿越不同阶段,20年间,我看到人和自然的关系逐渐走向和谐。

人民网:这次拍摄品牌纪录片,与以往拍摄电影的区别有哪些?您认为短片中的三个小故事在表达主题上有何内在逻辑性?

陆川:从现场操作来看,短片和拍电影其实差不多,只是短片可能需要在更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内,把要表达的价值点更清晰地梳理出来。

我其实很少独立做品牌短片,因为我得真正相信这个事是真的,才会做。

看过乐事的库布齐沙漠农场、武汉工厂后,我挺敬佩他们的。乐事选择在沙漠里种土豆,是在给沙漠带去绿色,这在我内心是非常认同的一件事情,所以我特别希望能够真正把当地农场干部、工人们的奉献精神,用自然、不矫情的方式表现出来。另外,看过这个短片,观众能感受到聊治理沙漠这件事,除了可以聊奉献精神以外,还可以讲自然与产业的结合,这个真是挺不错的创意。

通过《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这个短片,我想告诉观众乐事在做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虚构的。看过短片后大家会理解,从种土豆到把土豆送进工厂加工,再到把薯片传送给消费者的最后一米,他们所有人都在用心做自己的事情。

比如,我在乐事的武汉工厂,第一感受就是设备精密得让人叹为观止。他们有完全工业化、自动化的生产能力,现场能控制湿度温度,精准控制每一片薯片的厚度等等。

“他们的脸本身就很有故事。”

人民网:听说您之前在拍摄电影《可可西里》之前,跟着当地巡山队实地考察后,对剧本做了大量修改。这次拍摄乐事品牌纪录片,在库布其沙漠农场您是否有相似的经历?

陆川:这次没有那么大的修改,但确实在现场根据现实状况做了些调整。比如,这次原本想像《可可西里》一样,全都用非职业演员进行拍摄,但品牌纪录片和电影在筹备时间上差异比较大,考虑再三,我们最终采取了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混搭的拍摄方式,其中非职业演员全都来自于乐事的农场和工厂。特别要提到的是,农场工人陈喜良的故事全都是真实的,甚至文案都来自于他自己写的诗。

他们的脸都是非常真实的、鲜活的,他们的脸本身就很有故事。

人民网:包括您之前合作过的演员、工作人员都说您对细节要求很高。那么面对这么多非职业演员,怎样才能让他们达到您的艺术标准?

陆川:首先,拿库布齐沙漠的农场干部和工人们来说,他们比我们更了解每天的种植生活,我需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交流,逐渐让他们放下紧张感,唤醒自己内心和身体的记忆。其次,我在现场会对他们的表演任务提的比较精准。比如我发现他们用手把土豆从沙子里拉出来后,会用手掌的根部去抹一下土豆,这个动作特别像是在给自己的孩子做抚触,我觉得非常动人,就会让他们把这个动作再做一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是他们在教我们如何表演。

“拍电影是一场旅行。”

人民网:从库布齐沙漠到武汉工厂,这次乐事品牌纪录短片的拍摄有哪些内容是让您意犹未尽的?对于这个片子您有遗憾吗?

陆川:这次我们从筹备到拍摄完成前后花费了四十多天,在业内算是比较长的周期了。但如果时间能再充沛一些的话,我希望能够拍到库布齐沙漠的四季变幻,让片子在影像上更加壮观。另外,库布齐沙漠农场的故事也可以挖得再深一些,当地工人先把沙丘拉平,再去防风固沙,还要建立灌溉体系,这一系列“征服沙漠”的故事,完全可以拍出一个战天斗地的独立片。

不过话说回来,先通过这次的短片提醒大家注意到有人在做这些事情,我觉得也算是一种意义。

人民网:在今后的作品中,您会更加关注自然与产业结合这个角度吗?

陆川:看机缘,我确实是一个特别喜欢动物和野外的一个人,所以碰到感兴趣的故事可能会去拍,但也不会特别刻意给自己布置课题。拍电影是一场旅行,我愿意去不一样的地方看一看。《可可西里》做了两年半,《我们诞生在中国》完整的制作期长达三年半。拍自然题材电影,没有一步是轻松的。

人民网:面对短视频、直播等传播方式的兴起,您认为电影正在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于当下?

陆川:电影从诞生到现在一直在发展。电影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电影以前只在记录现实,现在它还可以去创造梦想,总之,电影的边界一直在柔性地变化着。无论是电视,还是后来的互联网短剧、互联网电影等等,院线电影在各种挑战中,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生存和独立存在的方式,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演进的过程。

(采访、文字、图片整理 申佳平)

乐事品牌纪录片《每一片只为你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