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昊 通讯员 李燕玲

前段时间,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的广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内,该公司负责人韦杨年又喜又忧,喜的是袋装螺蛳粉的销售非常火爆,平时一天的销量是25万袋,现在每天能达到35万袋;忧的是工人们加班加点为“双十一”备的货,还没到“双十一”就卖光了……

11月初,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广西柳州螺蛳粉产业园,一阵阵螺蛳粉独特的味道扑鼻而来,工人们正在将一箱箱螺蛳粉装上物流车。数据显示,每日超过200万袋螺蛳粉从这里运出,发往全国各地。

小小螺蛳粉,撬动大产业。近年来,柳州市鱼峰区加速谋划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通过政府扶持、产业奖补、企业推动等措施,促进袋装螺蛳粉产业和米粉、螺蛳、酸笋、豆角、腐竹等上游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孕育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全产业链。

产业园区提升致富能力

2016年,为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鱼峰区在洛维工业集中区成立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园,让螺蛳粉从路边餐饮店走进工业园,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产业园以“互联网+”与柳州螺蛳粉加工产业相结合为突破口,引导柳州螺蛳粉加工业向“产业发展集聚化、生产技术高新化、品种档次特色化”方向发展,是集研发、检验、展示、电商、物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示范性食品产业园。

目前,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入驻投产企业30家,培育了好欢螺、螺霸王、嘻螺会、柳江人家、螺状元等全国销量前茅的知名品牌,李子柒、三只松鼠等网红品牌螺蛳粉均出自柳州螺蛳粉产业园。

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袋装螺蛳粉,工作人员给打包好的螺蛳粉贴上发货单,搬运工人忙着转运准备发货的螺蛳粉……从街头小吃到初成产业,螺蛳粉在鱼峰区逐渐壮大。今年1月至9月,该产业园8家规上企业工业产值10.42亿元,同比增长84.37%。

智慧农业助推农民增收

这几天,位于鱼峰区白沙镇王眉村的柳州螺蛳粉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里,村民们正忙着平整土地,种植油麦菜等蔬菜。

“袋装螺蛳粉配料包里有的,基地里都生产,如豆角、竹笋、木耳、辣椒、螺丝等,这些原材料主要供应给螺蛳粉产业园。”鱼峰区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陈娇娇说。

为打通螺蛳粉产业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鱼峰区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在柳州螺蛳粉原料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安装智慧农业系统,推广害虫智能化捕捉、无人机飞防作业、节水微喷滴灌系统等柳州螺蛳粉大数据平台智能化技术应用,让基地农事生产从此告别“靠天吃饭”,辐射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比如,通过使用节水微喷滴灌系统,一亩地不仅能省水60%,省肥50%,还能增产。”陈娇娇说。

目前,示范基地共5300亩,年产豆角5662吨,辣椒、香葱、毛木耳配料175吨,竹笋4250吨,螺蛳120吨,总产值6052.5万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农民741户,其中贫困户450户,共3014人,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在螺蛳粉原料生产的带动下,2019年,鱼峰区所有贫困村均实现整体脱贫。

美丽田园扮靓幸福乡村

鱼峰区大力发展螺蛳粉产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生态环境效益也逐渐显现。

远处青山叠嶂,近处稻谷飘香,水泥村道干净整洁,沿路红花竞相绽放,农家小院黛瓦白墙,村民享受悠闲时光……走进白沙镇王眉村,犹如步入田园诗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鱼峰区将螺蛳粉产业发展与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突出现代农业产业特色,打造一体化的螺蛳粉示范性园区景观,提升乡村风貌。

鱼峰区副区长张燕介绍,柳州螺蛳粉产业核心示范区持续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美丽鱼峰·幸福乡村”系列活动渐次推进,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打造王眉屯、大旺屯2个综合示范村屯,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均有大幅提升。

2019年,王眉村荣获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