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认为小题大做的郭兵在网上收获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

2020年12月29日,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有限公司(下称“动物世界”)二审开庭。在早先的一审宣判中,法院责令动物世界删除郭兵办理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但对于动物世界在经营活动中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认定其行为本身并未违反相关的法律规定。郭兵认为这一判决对当下人脸识别滥用的警示作用不明显;动物世界也认为,收集郭兵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并无不当,无需对相关信息进行删除。

二审判决结果还未公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郭兵的战队。大家发现除了每日进出的大厦、小区纷纷安装了智慧门禁系统,租个房子要扫脸、寄个快递要扫脸、逛个公园要扫脸、着急买个厕纸也要扫脸……对信息安全担心的同时,人们也真是被人脸识别折腾烦了。

其实,大多数人在习惯戴上口罩之前,并没有意识到,每天暴露在各种公共、私人摄像头之下的脸庞,会面临着某种风险。相反,作为公共安防的受益者,很多街区、家庭,主动安装了实时监控摄像头。而当下,反反复复地摘口罩、拍照、识别、上传失败、重新拍照的日常,却仿佛在不断提醒每一人,在万物互联的今天,“谁掌握了你的脸,谁便掌握了你所有的秘密”。

有人说,不就是逛个公园吗,我一年也不见得来一次,有必要在你这里保存刷脸的信息吗?其实,在各个传统领域迭代升级的当下,景区智慧升级也并非不可理解。每逢假期,各大景区都要提心吊胆地坐等被网友们骂上热搜,改变“拥挤”“低效”“脏乱”的局面,是景区和游客共同的需求。2020年疫情期间,不少公园、景区都实现了实时监控人流、分时段预约的功能,这无疑离不开管理模块的智能升级。

人脸识别技术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是通过面部图像特征的提取与对比来进行的。随着近些年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人脸识别的应用场景呈爆发式增长。从街头、机场的安防监控到手机的刷脸开机、支付,再到医院、公园的“非接触式”测温等。应用场景的增多,离不开技术革新对提效降本的需求,自然还有资本的内在驱动。

人脸识别通常离不开摄像头,我们也早已习惯了生活在各式各样的摄像头之下,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城市还是乡村,公共空间还是私人领域。专注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风险投资公司LDV在2017年的行业预测报告中就已指出,2022年全球摄像头总量将达到44万亿部,配置摄像头的产品包括安防系统、机器人以及一些智能家居产品。也就是说,每一天,即便你不出现在街头、商场的公共监控画面中,也逃不过邻居家的车载摄像头、朋友的手机镜头,甚至你自己为远程照顾宠物而安装的家用监控摄像头。

大多数人对技术并没有太多警惕之心,一直毫无戒备地将自己的照片、家人的照片,主动交付给各种美图软件、社交软件,任由其被修改、传播。我们更愿意相信生活将受益于技术的发展,比如未来幼儿园会通过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只允许特定的人靠近幼儿园、接走孩子;家用冰箱会通过摄像头识别家庭成员,制作不同配料、温度的饮品。只是和所有技术的发展路径一般,随着它不断和这些浸入日常的应用场景发生冲突时,我们便又一次面对“科技与人性既对立又共生”的难题。

这两年,部分中小学甚至大学的教室里引入了人脸识别系统,识别学生是否上课走神、打瞌睡。事情引发了人们激烈的讨论。类似的新闻还有,为了防止商业贿赂,上海各大医院启用人脸识别,“抓”医药代表;南京某区环卫工人的工服上被掏了两个小洞,方便联网的手机摄像头实时监控工人的工作情况……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应用场景,究竟是技术越界了,还是人性越了界?是技术放大了人性,还是人性诱导了技术?在讨论出结果前,我们除了寄希望于加强监管,又该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不被滥用甚至伪造?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出台专门针对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规范,但是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将人脸数据划入敏感个人信息进行从严监管。

我们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焦虑,多少映射了这些年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引发的对不确定性的焦虑。不过,技术发展就是这样,“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它仍将征服世界”,这是海德格尔的看法。世界也一直是这样的,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好,永远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受疫情影响而面临生存风险的各个景区,或许可以好好琢磨一下,什么是真正的智能化改造,而不仅只是跟风似地停留在“刷脸入园”这么简单的一步上。

郑萍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