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大健康——2021年3月化妆品、医美大事记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
2021年3月,医美、化妆品行业有很多“大事”发生——美白/防脱等七项检验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北京为化妆品违法行为制定统一“罚款公式”、贝泰妮、嘉亨家化上市,逸仙电商上市后首份财报大幅亏损,更美App引流方式遭用户投诉......中国经济网对3月份发生在化妆品、医美领域的相关政策、行业数据、公司热点新闻等内容进行梳理,回眸过去一个月来,化妆品、医美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
化妆品政策动态
美白/防脱等七项检验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
3月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将化妆品中防腐剂检验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纳入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的通告(2021年第17号,下称通告),将《化妆品祛斑美白功效测试方法》《化妆品防脱发功效测试方法》等7项检验方法作为《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修订或新增的检验方法,纳入《规范》相应章节。
《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是我国化妆品生产以及化妆品监管的重要技术标准。在此之前,美白、防脱类产品以前不需要做检测。法规修订后,这类产品需进行备案前检测。行业人士表示,其实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的,美白祛斑产品和防脱产品经过功效验证,更有保障。
北京为化妆品违法行为制定统一“罚款公式”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联合发布《北京市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以下简称《基准》)。
《基准》秉承北京市药品和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定原则,将化妆品各类违法行为依据社会危害性划定为A、B、C三个基础裁量档次。其中,“违法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严重的”对应A档,“违法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一般的”对应B档,“违法行为本身社会危害性轻微的”对应C档。
此外,《基准》按照减轻、从轻、一般、从重四个不同处罚裁量情节,如果非法添加“情节严重”,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三)项的规定,责令停产停业、由备案部门取消备案或者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化妆品许可证件,10年内不予办理其提出的化妆品备案或者受理其提出的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对违法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其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的3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终身禁止其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项干细胞领域团体标准发布
3月20日,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标准工作委员会发布了6项干细胞领域团体标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干细胞资源库获颁我国第一张生物样本库认可证书。
此次发布的6项干细胞团体标准,包括《人间充质干细胞》《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人心肌细胞》《人造血干/祖细胞》《原代人肝细胞》,对相应的细胞生物学特性、关键质量属性、生产工艺、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检验方法及规则、包装与标签、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定。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吴朝晖表示,系列标准发布后,对这6种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备案审核就有了更清晰依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委员张勇说,目前关于干细胞的国际标准基本仍处于空白,我国的干细胞国际标准制定工作走在前列,未来将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发布。
大麻相关原料拟被列为化妆品禁用成分
3月26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中检院关于就修订化妆品禁用组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根据国家禁毒管理相关政策要求,拟将大麻(CANNABISSATIVA)仁果、大麻(CANNABISSATIVA)籽油、大麻(CANNABISSATIVA)叶提取物和大麻二酚(cannabidiol)等原料列为化妆品禁用组分,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大麻概念化妆品是近两年护肤界关注的热点。据了解,许多国际品牌如雅诗兰黛旗下的Origins、雅芳、TheBodyShop等早已推出CBD产品。在国内,满婷、植美村、一叶子、春纪等品牌都已推出大麻成分产品。同时,CBD热也催生出CANNAFEVER新奇迹、麻妆、溪木源等品牌。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
爱美客2020年营收7.09亿元毛利率92.17%
爱美客2020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0亿元,同比增长43.93%,毛利率92.59%。另根据招股书显示,爱美客产品“嗨体”2019年平均售价为353元/支,按此计算实际成本仅为25元/支。
逸仙电商上市后首份财报大幅亏损研发费用仅占1.3%
3月11日,“国产美妆美国第一股”、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了首份季度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实现了营收达19.6亿元,同期毛利13亿元,但基于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为15.31亿元。
数据显示,2020年逸仙电商第四季度营销费用支出13.8亿元,较去年增长两倍多。研发费用仅占营收的1.3%。而作为完美日记一直对标的欧莱雅,根据其此前发布的2020年财报,其研发费用占比达到约3.4%。
对于公司业绩,逸仙电商称,净利润亏损与公司加大品牌建设、营销、研发以及线下门店投入有关。此外,新冠疫情也对业绩造成了一定影响。
屈臣氏集团去年收益同比下降6%
3月18日,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显示,去年屈臣氏集团收益总额1596亿港元,同比下降6%。
年报显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零售部门由屈臣氏集团旗下公司组成。自2020年2月疫情蔓延全球,屈臣氏约有2500家店铺暂停营业,4月底才逐渐重新开张,零售部门销售额受到严重影响。
丽人丽妆公布可能面临12大风险董事长被妻子“喊话回家”暂未正面回应
3月18日,丽人丽妆发布了2020年年度报告。报告表明了公司可能面临的12大风险,其中包括行业监管和产业政策风险、运营平台单一、商品质量控制、存货跌价等风险。
在公布年报前,丽人丽妆董事长妻子翁淑华曾于3月8日微博喊话丽人丽妆董事长、实控人黄韬,称希望黄韬尽到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责任。“喊话”事件发生后两个交易日,丽人丽妆市值蒸发23亿,公司股票近日连续下跌。
马应龙入局化妆品业绩增长乏力化妆品子公司营收、净利双下滑
3月26日,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应龙”)发布年报显示,主营业务为化妆品研发销售的子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净利润同比减少12%,营收、净利双下滑,马应龙未在年报对此原因作出解释。
记者发现,马应龙主营业务为化妆品研发销售的子公司为间接占股64.48%的湖北马应龙八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数据显示,马应龙八宝生物2020年营业收入6529.76万元,同比下降24%,净利润864.08万元,同比减少12%。
2020年蓝月亮净利同比增长21.3%
3月29日,蓝月亮集团(以下简称“蓝月亮”)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蓝月亮实现年度营业收入约为69.96亿港元,净利润13.0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06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21.3%。
年报显示,2020年,蓝月亮旗下衣物清洁护理产品的销售收入有所下跌,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和家居清洁护理产品的销售收入呈现上升趋势。
伊索、雅芳母公司第四季度净利增长200%
日前,雅芳(Avon)和伊索(Aesop)母公司Natura&Co公布第四季度财报显示,期内净利润增长200%。财报显示,其综合净收入增长了24.3%,达到12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37.24亿),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增长12.3%,至15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7.16亿元),利润率为12.4%,净利润增长200.7%,至1.774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0.87亿元)。
福瑞达母公司去年净利润预计超3.4亿元
3月27日,福瑞达母公司鲁商健康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商发展”,股票代码“600223”)发布了2020财年业绩预告。
据报告,公司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额在2.06亿元到3.10亿元之间,同比增加幅度在60%到90%之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达3.44亿元。
2020年华熙生物营收26亿归属净利同比增长10.29%
3月30日,华熙生物披露2020年年度业绩。财报显示,2020年,华熙生物营业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华熙生物表示,主要是加大了终端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丰富了终端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及终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功能性护肤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也实现了大幅增长。
化妆品上市公司新闻:
上美集团正式启动A股上市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韩束、一叶子、红色小象母公司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目前,上美集团正式启动A股上市进程。
上美的前身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015年,上海韩束化妆品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上海上美化妆品有限公司”;2020年,上美集团正式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主体变更为上海上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
御家汇更名水羊股份
3月8日,御家汇宣布更名为“水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羊股份”),英文名为“S’YOUNG”。据悉,水羊股份旗下拥有“御泥坊”“小迷糊”“大水滴”“御MEN”“花瑶花”等多个品牌,产品品类覆盖面膜、水乳膏霜、彩妆、清洁、洗护等。
此前,水羊股份发布的202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2020年水羊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37.17亿元,同比增长5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17.58%。
嘉亨家化上市为强生、上海家化、郁美净产品代工厂
3月24日,经深交所批准,化妆品企业嘉亨家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陆创业板,股票简称为嘉亨家化,股票代码为300955。
嘉亨家化的主要经营活动为日化产品OEM/ODM及塑料包装容器的研发设计、生产。公告显示,嘉亨家化主要客户为强生、上海家化、郁美净、贝泰妮、百雀羚、壳牌、北京大宝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公司。
嘉亨家化还代工滴露、气味图书馆、露得清、VICTORIA"SSECRET、三谷、薇诺娜、多芬、REVER、凡士林、启初等多个化妆品品牌。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嘉亨家化共生产或代工了1407款化妆品产品。
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3月25日,薇诺娜母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贝泰妮”)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据悉,贝泰妮的发行价为47.33元/股,股票代码为300957。
2010年,贝泰妮成立,培育了本土敏感肌护理品牌薇诺娜。目前,贝泰妮拥有专注于0-12岁专业婴幼儿分的“WINONABaby”品牌、专注于痘痘肌肤护理的“痘痘康”品牌、专注于高端皮肤修护的“BeautyAnswers”品牌、专注于干燥性皮肤护理的“资润”品牌。
希思黎、ClédePeauBeauté、高丝等代运营商——悠可集团赴港上市
3月29日,悠可集团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提交了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招股书显示,按未经审核合并计算,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三个财政年度,悠可集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64亿元、14.31亿元和16.60亿元,相应的利润分别为2.07亿元、2.78亿元和3.25亿元。
据了解,截至2020年12月31日,悠可集团的合作品牌包括六大美妆集团旗下的44个品牌,其中包括33个代运营品牌,如希思黎、ClédePeauBeauté、L"OCCITANE、纪梵希、高丝等,以及11个孵化品牌。
化妆品行业动态:
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收购EveLom护肤品牌
3月2日,帐号主体为“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逸仙电商微信公众号称,逸仙电商将收购护肤品牌EveLom。此交易卖方为ManzanitaCapital,后者将继续在该业务中保留少数股权,并与逸仙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该收购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内完成。
TriPollar初普美容仪陷入“烫伤”风波
日前,经多家媒体与检测机构实测,以色列品牌初普家用美容仪品最高温达74.1℃,存在高温烫伤隐患。
TriPollar初普的中国代理商南京美洲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出具了涉事产品的“温升报告”,报告显示所检项目合格。行业专家表示,极限测试不代表实际使用安全性。家用射频美容仪在实际操作使用过程中,由于产品在皮肤上不停移动,家用射频美容仪的电极头本身不会有显著的温度升高。目前,事件尚有定论。
广东省药监局:韩后、彰彩、名匠、妆典等涉事批次化妆品不合格
3月18日,广东省药监局发布关于化妆品抽样检验信息的通告(2021年第2期)显示,韩后黑酵母水光净透泡泡精华面膜产品不合格。
通告显示,委托方为韩后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被委托方为广州市馨雨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韩后黑酵母水光净透泡泡精华面膜检验结果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7.9×104cfu/g。
另外,记者还发现此次不合格产品还涉及彰彩、名匠、妆典等染发用品品牌,彰彩焗油染发霜(晶醇咖啡)-植物调理型、彰彩生态染发霜(紫色)、名匠染发膏(黄色)-A剂、名匠染发膏(黄色)、妆典染发膏(自然黑)、妆典染发膏(金红色)相关批次产品不合格。
“蔓之研”涉嫌违规宣传或违反《广告法》
日前,综艺节目《王牌对王牌6》微商化妆品品牌“蔓之研”多位代理却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擦边球”宣传,宣称产品可以提前预防“肌肤未来一定会出现的问题,可以让你逆龄,回到18+”,还宣传非特殊功效的化妆品具有“抗糖”功效,“蔓之研”产品涉嫌违反《广告法》。
根据相关规定,化妆品广告不得明示或者暗示产品具有医疗作用,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伊蒂之屋关停中国全部线下门店
近日,有消息称韩国美妆巨头爱茉莉太平洋旗下的伊蒂之屋品牌已经全面关闭在中国的线下门店。目前线下渠道仅在调色师门店仍有伊蒂之屋产品的销售,除此之外,伊蒂之屋的产品只可在其天猫、小红书官方旗舰店和微信官方商城等线上渠道进行购买。
根据爱茉莉太平洋发布的2020年财报可以看出,2020年伊蒂之屋营业收入为1113亿韩元(约6.4亿人民币),同比下滑38%。据韩媒报道,伊蒂之屋目前有49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7亿元)的资产和5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5亿元)的负债,净资产值为负6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93万元)。
茱莉蔻关停100多个柜台
在兰蔻等一线品牌加速下沉市场的背景下,母公司POLA决定大幅收缩茱莉蔻已有的百货阵地,目标是为了提高单产。
据悉,目前茱莉蔻网点系统中多个柜台的月销难跨越30万元的槛,业绩亮眼的深圳茂业柜单月销售额也只有50万元。
POLA决定大规模关店,裁撤了上百个业绩平平的柜台,原则上在每个省份只保留主力百货柜。目前,茱莉蔻全国柜台仅存44个,其中江苏最多有7个,其次北京有6个、上海4个、郑州和广东3个,其余基本只有1个柜,像云贵、内蒙古、西藏和福建都全线撤离不见。
医美行业动态:
国家卫健委:以美容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等为重点推动行业自律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官网印发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落实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主体责任;二是发挥行业组织自律作用;三是创新政府监管手段;四是加强社会监督。
《通知》还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在前期部分地区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开展医疗服务多元化监管工作。
成都黄女士到悦好医学美容医院做医美两针下去差点毁容
日前,一名成都的黄女士到悦好医学美容医院做医美,4万元打了瘦脸针和胶原蛋白针后发现头昏、呕吐、意识模糊,眼睛抬不起来并伴有充血等症状。
黄女士称:“院方一再承诺,没有副作用,说这个是液体不是胶状的,没有栓塞等风险,院方并没有给任何风险提示,也并没有签署过风险告知书。”
院方则表示,他们已经将事件材料递交给卫计委执法大队,所有细节不便对记者回答。同时,黄女士曾提出,要求院方对涉世医生进行行政处罚,“到底是医生操作问题,还是黄女士的个体反应,我们都等待调查结果。至于医生事后有没有道歉,处不处罚医生,我们内部解决,不对外公开。”
据悉,黄女士已向金牛区卫健委进行举报。目前,金牛区卫健委执法大队已接到举报并介入调查。
更美App引流方式遭用户投诉
近期,黑猫平台上不断有消费者针对更美签到兑换奖品的投诉,仅2月份就有26起,截至3月9日,投诉量持续增加。此外,在更美首页推送的医美分享贴中,不少发帖人在不同帖子中,有不同的身份,信息前后毫不相关,使人不得不怀疑这些分享案例的真实性。
其中一名求美者表示,更美设置的一项连续签到兑换实物奖品活动。根据连续签到的时间,可以拿到不同类型的奖品。但是当他满足签到条件后,实物奖品长达数月未发货,而真实联系方式和地址都已经提交给更美。因此她怀疑更美涉嫌欺诈。
“00后”男性成医美消费主力增长点
2020年《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近两成男性白领每月在医美护肤方面的消费达1131元,与女性的1197元持平,为全员“颜值社会”增速不少。
2020年“双十一”期间,有电商平台录得医美医疗订单量环比增长近7倍,成为最受欢迎的生活服务项目,平均客单价达6300元,这其中有近三成订单来自男性消费者。
此外,在《中国新白领消费行为研究报告》的受访群体中,有72.73%的男白领尝试过面部护理,58.8%尝试过水光针、热玛吉、光子护肤等医美小手术,46.52%尝试过文眉、文眼线、种睫毛等服务……尝试医美的男性群体更加年轻,从19岁-22岁年龄段开始尝试医美的男性比例已经超过女性,“00后”男性成为医美消费的主力增长点。
都市女性颜值消费者洞察报告在京发布:抗衰“纹”题受关注
《都市女性颜值“纹”题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都市女性对于医美抗衰抱有更多元化的需求和期待,77%的受访者表示干纹、细纹、皱纹等“纹”题是其最关注的抗衰重点。
有报告显示,中国抗衰市场规模2027年预计达到76亿美元。洞察报告指出,大众对于医美抗衰有了更高的接受度,也意味着都市女性对于医美抗衰抱有更多元化的需求和期待,超过72%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医美的抗衰效果。
化妆品、医美相关数据:
2020年3月-2021年2月全网牙膏共售出3亿件同比上涨31.6%
据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3月-2021年2月,全网牙膏总零售额为81亿元,零售额同比上涨31.6%,成交均价为27元,共售出3亿件。
近一年,云南白药牙膏全网零售额占比14.9%,零售额约12亿元,同比增长超50%。从销量上看,黑人牙膏线上销量占比最高,佳洁士位列第二,本土品牌中舒客牙膏销售额同比增长超50%,闯入TOP5。
2020年BB霜线上销售额27亿元同比下降28%
根据维恩咨询数据,2020年2月-2021年1月,在天猫、京东商城、唯品会、聚美优品等电商平台,BB霜销售额达到27亿元,同比下降28%,成交均价106元,合计售出2628万件。去年11月是线上BB霜销售高峰,而7月和9月则是成交均价最低的时间段。
品牌表现上,爱敬、花西子、卡姿兰占据了线上BB霜品类1/4的市场份额,三品牌合计销售额超7亿元。销售额前20品牌中的韩系品牌还包括谜尚、兰芝、雪花秀、赫妍、艾诺碧以及被雅诗兰黛收购的蒂佳婷。
本土品牌方面,花西子、卡姿兰、珀莱雅、完美日记、左颜右色、自然堂、诗馨语、纽西之谜、透真、奥兰诺、和风雨、PT、袋鼠妈妈、媚族进入榜单。
2021年1—2月化妆品销售总额558亿元
3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37亿元,同比增长33.8%。其中,化妆品品类这两个月零售额达558亿元,同比增长40.7%,跑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大盘。
在限额的18大品类中,多个品类出现大幅的增长,其中家具、通讯、珠宝类增幅都在50%以上,化妆品品类以40.7%的增幅排名第十。
(中国经济网记者杨奇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