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清明假期,笔者虽然几乎足不出户,却借助朋友圈“尽赏”全国美景、“吃遍”各地美食。在“我们的生活回来了”的欢愉中,笔者感受到更多的是消费市场的活力正在有力恢复。

今年春节,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因此,包含周末共计三天,叠加适宜出行的气候环境的清明假期,可以说是今年以来“假日经济”的第一次完整投射。

虽然目前全局性数据尚未揭晓,但无论是铁路、民航、景区发布的单日“与去年同比激增、去2019年同期相比接近”,还是多地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较2019年、2020年均实现增长”的数据,都在相当程度上展示了消费市场的复苏。

笔者之所以如此看中该指标,是因为从2020年的经济指标来看,消费的复苏相对于投资和出口是偏慢的,而该指标恰恰是“三驾马车”中内生性价值最高的指标,也是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

去年3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等六方面提出19条举措,旨在对冲疫情影响,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对标清明假期消费市场的表现来看,政策落地效果鲜明。例如,一年内“圈粉”数亿人的直播业态,展示了“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的政策推动力;国潮商品的火爆,验证了“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的成效……

笔者认为,我国的消费市场具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这为产销两端不断达成高质量平衡创造了条件。只要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引导新需求,不仅“我们的生活将加速回归”,还能让新消费更多地肩负起带动经济发展的重任。 张 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