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肠道传染病

洪灾往往会造成生活污水倒灌,垃圾堆放处、厕所被淹没,从而导致肠道病原体大量存在于外环境中,加之洪水可能破坏居民的饮水设施,造成水污染,居民使用被污染的水清洗蔬菜、水果、肉类等,又造成食物污染,这些都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肠道传染病除了因为细菌感染以外,还有病毒感染或二者交叉感染,主要是消化道症状的传染病,比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等。这些传染病潜伏期较短,最短3个小时,最长也不超过7天。这些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且因为潜伏期短的原因,一旦感染,很快就会发病,只要有一个人没有被发现,很容易造成大范围传染病。

做好肠道传染病预防

洪灾后想要做好肠道传染病预防,最主要的是要做好食物、饮水和粪便的管理和对蚊虫、苍蝇、老鼠的消灭。灾后要加强消毒、灭鼠、灭蚊蝇工作,同时搞好环境卫生和环境治理,对于个人要严把“病从口入”这一关,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环境清污后再消毒

要特别重视餐具、食物、饮水、居住环境和手的消毒及污物处理。在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方面,要求消毒效果好、简便易行、价格便宜。首先,对室内外进行彻底的环境清污,在改善环境卫生基础上进行一次彻底消毒处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

其次,对墙面、桌面、地面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或200mg/L二氧化氯进行喷洒,作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被污染家具、物品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放置30分钟后再清洗。被污染的耐热、耐湿物品,如餐具、茶具等食用器具,可煮沸30分钟以上或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5~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对于被水浸泡过的被褥、衣物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流通蒸汽30分钟;或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

水淹过的粮食不要再食用

被水淹过的粮食不宜再食用,水淹过的瓜果、蔬菜也最好不要再食用,确实完好新鲜的可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15~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或用其他可用于瓜果、蔬菜类消毒的产品,按说明书要求使用。

注意一定不要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由于灾后污染的机会较多,因此个人一定要注意勤洗手,使用流水洗手,有条件的,可使用手卫生消毒剂,不要用手直接抓食品食用,防止病从手入。

2、自然疫源性疾病

洪灾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显著改变,房屋被洪水淹没,大量群众、牲畜往高处迁徙,造成人群密集、 同时人们居住环境简陋,常常席地而睡,增加了人与鼠类的接触机会;洪水消退后,蚊虫孳生场地增加,造成蚊密度增加,加之人畜混杂,防蚊设施缺乏,增加了被蚊子叮咬机会;洪水期间同时增加了人与疫水接触机会;洪水期间还容易造成营养不良、精神压抑,使人体抵抗力低下,同时灾区的卫生防疫措施受影响。 这些都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自然疫源性疾病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其中,以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主要跟蚊虫、老鼠等有关,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有血吸虫病、疟疾、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这些疾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比肠道传染病更高,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潜伏期一般是7-14天,最长有一个月。

做好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预防

要做好防蚊灭蚊灭鼠工作。洪涝灾害后,要充分利用蚊帐、灭蚊药、灭鼠药等进行灭蚊灭鼠,做好人畜隔离手段,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蚊密度、鼠密度,减少蚊虫叮咬机会和鼠类接触机会;对于蚊虫孳生地要及时清除,如各种积水场所,猪圈、马厩等也要定期药物喷洒灭虫;在野外劳动的时候要加强个人防护,洪涝灾害期间及雨后不直接接触疫水。

注意做好“三防”

洪水过后要注意做好“三防”,即要防治苍蝇、蚊子和老鼠的危害。

首先要开展环境治理,加强粪便管理和垃圾管理,将居住处附近杂草清除掉,杂物整理齐,清除水淹过后的各种积水、死水,防止苍蝇、蚊子孳生。无论是居民,还是临时安置点,都要在住处安装纱门、纱窗,做好第一道防护。晚上睡眠时,使用蚊帐,做好第二道防护。室内灭蚊,用市售气雾罐进行杀灭。也可以用盘式蚊香、电热片蚊香和电热液体蚊香进行室内驱杀。室外活动时,要穿浅色长衣裤,暴露在外的皮肤可均匀涂抹驱蚊剂防蚊。

其次,大水淹没了低洼地带老鼠的藏身之所,使其迁移到人类活动场所,导致老鼠传播疾病的机会增加。应修复房屋与室外相通的孔洞,填堵鼠洞,防止老鼠潜入,可采用鼠笼、鼠夹、粘鼠板进行室内外捕杀鼠。如需要采用大隆、溴敌隆等鼠药进行灭鼠,建议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且要注意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