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新外贸让需求方和供给方一键交易,大大压缩了供应链中间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在外贸方面不断呈现出新的气象。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业不断升级,以及海外经济政治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外贸正向新外贸方面转变。”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些转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比重不断增加,产品增加值不断提高。其次,贸易对象不断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应对贸易摩擦的需要。另外,贸易服务平台智能化、大数据化,有效地降低了贸易成本。还有就是,跨境资本管理、汇率政策更加合理,高效地服务了对外贸易。

    2019年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征:在贸易规模、国际市场份额方面双双迈上新台阶。全年进出口总额31.5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3.4%。其中,出口17.23万亿元,增长5.0%,进口14.31万亿元,增长1.6%,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贸易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商品结构不断升级,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58.4%,集成电路、汽车整车等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5.3%和8.2%。一般贸易贡献增强,出口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至57.8%,增强了产业链价值和贸易竞争力。

    对此,潘向东认为,中国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产业结构需要升级。其次,外部经济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出口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人们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增加了相关产品的进口需求。

    贸易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增强,正在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不断强化,新业态新模式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从电商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对数字化新外贸的贡献以及表现进行了分析。

    杨达卿认为,近年来,中国“互联网+”等战略的全面推进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国互联网企业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综合发展,传统的物理性贸易流变成了电子化的数字流。

    “新外贸一方面实现了货、人、钱、道、仓、运具等要素的数字化高效精准匹配,形成了数字贸易供应链。另一方面,以需求为中心,更追求供需拉动的拉式供应链,而非过去以生产供给为主的推式供应链。”杨达卿进一步对记者表示,新外贸打掉了传统外贸中更多的中间环节,让需求方和供给方一键交易,大大压缩了供应链中间成本,提高了反应效率。

    外贸作为“三驾马车”之一,为稳增长大局提供了强劲动力。尤其是近年来,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10%以上。同时,对外贸易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中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世界各国经贸联系和互利往来越来越密切,在全球经济治理和多双边经贸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潘向东认为,我国将继续建设创新型国家,加上疫情严重冲击了外需,新外贸是国内外环境约束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