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个别地区河砂价格4年涨3.5倍

来源:每经网

每经记者 李彪 每经编辑 陈旭

需求连年上升,供应下降,导致国内砂石价格逐年上涨。但与此同时,砂石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却未能做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完善,近年来也频繁出现一系列环境违法违规的突出问题。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自然资源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共15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砂石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促进机制砂石、河湖砂、海砂及替代砂源等科学利用,明确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河道采砂综合整治与利用,逐步有序推进海砂开采利用,积极推进砂源替代利用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砂石行业一直是环保督察的重点对象之一,也是生态环境违规较为集中的行业。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严刚介绍,长期以来,我国砂石行业粗放发展、无序开采的现象普遍存在,砂石行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河砂价格4年涨3.5倍

近年来,我国砂石价格持续上涨,部分区域出现了短期供需失衡。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杨姝影介绍,以江西省湖口县为例,当地河砂价格由2015年32元/吨,逐渐涨至2018年的83元/吨,其中2017年涨幅高达102%;石料价格由2015年60元/吨逐渐涨至2018年120元/吨。

而在湖南洞庭湖区域的岳阳、益阳等地,2016年河砂价格约40元/立方米,涨至目前约180元/立方米。

涨价反映出供需市场的变化。我国主要江河年输砂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1959~2007年,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淮河、钱塘江和闽江等9条河流,总输砂量降低500亿吨。其中,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黄河输砂量减少了89%,长江输砂量减少了68%;珠江2000~2005年的平均输砂量也不到最高水平的一半。

与此同时,市场砂石需求持续增加。2016年至2018年,全国砂石骨料需求量由约180亿吨增至200亿吨,增幅约11.1%。

对此,中国环境科学院环境生态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何萍认为,采砂导致的直接环境损害和生态系统服务损失未计入商品成本,随着全社会对绿水青山价值认同度的提高,河流生态系统的自然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从我国当前生态文明的发展进程看,砂石价格的上涨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自然资源应有的价值。

杨姝影说:“在此轮价格上涨过程中,许多企业和地方都意识到,砂石行业不可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闯出绿色发展新路子,要运用绿色新技术、新手段,从原材料供应、运输到生产消费全过程各环节,都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强化自我管理,才能获得持久的市场竞争力。”

杨姝影表示,无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底线。一旦突破这一底线,造成严重环境损害,将受到全方位的责任追究,而不仅仅是“赚不到钱”“得不到GDP和财税收入”这样的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输”。

砂石运输产生大量污染

近年来,砂石行业的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随着近年来环保督察趋严,砂石行业的多家企业因环境违规违法问题被处罚。

严刚介绍,部分地区过度无序开采、不合理开采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以秦岭区域为例,当地有270多处矿山开采点,60%以上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生态破坏面积达到3500公顷以上,严重损害秦岭重要生态功能,加剧水土流失。

鄱阳湖连续10年高强度采砂,湖水水位大幅下降,湖区鱼类资源和鱼类多样性显著下降。鄱阳湖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非法采砂活动侵占江豚重要生境,是导致保护区长江江豚大面积消失的主因。

同时,砂石在运输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样不容小觑。

严刚指出,大量砂石主要依靠公路运输,占比高达70%以上,尤其是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全部采用公路运输,既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带来巨大的污染排放。

据估算,目前砂石公路货运周转量占全国公路货运周转量的20%左右,每年氮氧化物排放近80万吨,约占全国机动车排放量的14%。

针对推进砂石行业健康发展,严刚建议相关部委会同行业协会加快制定砂石行业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等指标体系,明确企业矿山开采、破碎、筛分、装卸、运输等全流程指标控制要求,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杨姝影强调,应进一步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依法稳妥有序推进砂石行业生态环境督察执法,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市场预期,为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