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钱也是钱,何况土豆都1.5元一片了。当激动的消费者走出家门,发现海底捞火锅“人均220元以上,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心情多少有些失落。

海底捞复工涨价6%,一杯奶茶涨了2元,西贝的菜也贵了……这几天,所有关于涨价的新闻都轻松登上了热搜。海底捞给出了涨价理由,主要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目前海底捞各家门店复业桌数、接待顾客数量均有所限制,员工也无法满员工作。在此情况下,一些消费者也对涨价表示了理解。

随着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开始按捺不住。在商场逐渐恢复正常运行、餐饮商家陆续开始开放堂食之际,“涨价”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外出消费的高频词汇。

老百姓向来对价格敏感,涨价甚之。涨价存在成本上涨的合理性因素,当然也不排除现金流匮乏,商家急于回血。但消费行为常常夹带情绪,消费者容易忽视价格变化的情理之中,固执地把一切涨价视为不可思议。

餐饮业涨价,站在企业自身、市场与消费者三者利益角度看,也是在寻找和建立彼此之间新的平衡。疫情突如其来,但总有回归日常的一天。消费市场行情不会一成不变,势必要经历重塑,各路商家也要开打一场新的排位赛。正如专家所言,疫情是行业分化器,也是淘汰洗牌加速器。

消费者的心态也会经历变化,短暂的报复性消费之后,很有可能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他们不再“闭着眼睛点”,消费行为也会随之进行调整,以往钟爱的消费品牌也会面临变化,这对于餐饮业乃至任何一个行业是“危”也是“机”。

涨一时,彼一时。现在拥有议价权的企业,未必会一直有。疫情之后,理性看待消费市场的变化,涨价虽然肉眼可见,却不是全貌,更不必紧张。放在整个消费市场调整的视角,被疫情“压抑”的中国消费将会逐步释放,红利将向更多维度释放。

即便吃顿火锅,宅家也未尝不可。物流业大展身手,电商发展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商品流通成本,扩大了市场覆盖面。由此看来,新型消费、升级消费、服务消费将在未来消费市场大有可为。

由外而内,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理念。当生产和生活逐渐回归日常,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健康消费等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融入一场新型消费革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物流配送,已经在无数消费者眼前变为现实。在这其中,消费升级将变得具体而生动。

无论是海底捞还是西贝,无论是喜茶还是COCO,涨价不是关键,涨价之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