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汽车补贴新政要来了,核心技术和标准怎么跟上?
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实现商业化运行,还需要在关键技术领域突破
作为广东泰罗斯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孔伟强看到有关氢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新政时,难掩喜悦之情。
4月23日,财政部官网挂出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提到“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调整为选择有基础、有积极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区域”。
《通知》提出,“争取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不过,多名受访者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氢燃料电池汽车要想实现商业化运行,还需要在关键技术的突破。
或分三批推行
有行业知情者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补贴政策,目的是为了推行类“十城千辆”政策。
“十城千辆”政策,始于2009年,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财政补贴,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
但多名受访者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和此前新能源汽车的“十城千辆”政策不同,氢燃料电池汽车更偏向于以“十地区千辆”的模式出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有希望进入首批示范的地区是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
目前,国内氢燃料电池产业基础较好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张家口、成都、郑州、如皋、佛山、广州、潍坊、苏州、大连等城市都有可能入选。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技术开发部经理何广利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张家口和北京可能会一起进入首批示范的城市。他解释说:“北京、张家口同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主办城市,同时这两个城市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很强的互补性。”
何广利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这样分析:氢能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从上游的制氢、储运到下游的加氢站氢燃料电池汽车,需要集中在几个地方进行示范才能更有效果。“如果分散补贴,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的确通过氢能产业链中的个别产业做到了拉动投资,但是从企业来说,很难起到经济效益。有些地方的上游做得不错,但下游没有足够的车辆,形不成完整的产业链,如此企业就不敢冒险投资。”
《通知》也提出: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开展示范,中央财政将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对此,何广利表示,尽管目前有关氢燃料电池企业的财政补贴细则尚未出台,但总的“以奖代补”原则将是以技术突破、应用规模、运行情况为依据,或与此前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迥然不同。
早在2019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交通部运输服务副司长蔡团结就曾公开表示,国家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不能走纯电动汽车的补贴老路,政府引导需审慎。
新能源汽车此前“骗补”现象至今令人触目惊心。“有些地方和企业,就是为了拿到补贴就做一两个项目,并没有用心去做。”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举例说,“有的企业,为了拿补贴,在汽车跑满补贴政策规定的2万公里之后,就不跑了。”
上述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十城千辆政策,今年先行示范一批,最终可能会分三批进行。”
核心技术怎么办?
“这对于真正做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企业是个大好消息。”孔伟强在评价《通知》对行业的影响时说,“这让氢能企业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
不过,《通知》发布后,官方在对此进行的解读中指出,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端的补贴政策对推动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该解读还指出,目前,相当部分关键零部件、核心设备技术等仍然未有成熟的国产替代,对外来技术依赖严重,譬如质子交换膜、站用压缩机等等。
有业内人士曾向第一财经记者这样总结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性能差、效率低、寿命短。“严格来说,中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汽车的核心技术上,有九成的需要进口。”他说,“越是核心的技术进口越贵。”
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加氢站为例,相比加氢站中的门阀、管件、压缩机等硬件装备,“加注协议”最能体现其中的软实力。“加注协议最通用要求是:不过充,不过压,不超温。”何广利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说,“举个例子,日本丰田生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加注过程中,加注协议都有明确的规定。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加注协议的标准。”
对于加氢站和汽车来说,加注协议意义重大。“如果加氢机与车上气瓶的压力差过大,就会对汽车里面的阀门、管路等设备造成损伤。”佛山南海瑞晖加氢站主要负责人李参成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还会造成整个系统管路和汽车气瓶的氢气温度急剧上升,最后可能会导致极端事故的发生,比如爆炸。”
据何广利介绍,在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注协议光是文本就差不多就有200页。但在国内,直到近这两年来行业才开始关注。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一直在做有关加注协议的研究工作,据何广利介绍,目前已经把相关的加注协议的技术标准提案报到了国家标准委。“如果顺利的话,今年就可以立项,一旦立项,这相当于填补了中国氢能领域的空白。”他说,“去年,我们和氢标委合作做了一个有关氢气加注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但还是一个概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