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新疆喀什7月4日电 题:新疆馕“变身记”:从本地餐桌到“他乡美味”

作者 胡嘉琛

凌晨5点,新疆喀什市的第一缕烟火从“打馕一条街”腾起,打(制)馕师傅们忙碌地和面、加热馕坑……当地民众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传统美食——馕,多出自这里。

8时许,夏麦合苏木馕店的第一批百余个馕“出炉”,被送往市区多个早餐店。在当地饮食传统中,馕是早餐常备品,而流传的谚语又说:“年纪越长,打出来的馕越香”。

现年61岁的夏麦合苏木·阿尤甫有着40年打馕经验,“我做馕时会加鸡蛋和牛奶,口感很好。现在一天能卖600多个馕,都是送往市区餐饮店等。”8年前,“打馕一条街”只是一条普通街道,夏麦合苏木经营着街道中唯一一家馕店,收入并不高。

“以前传统打馕方式比较辛苦,馕产品种类不多,卖不出好价钱。近些年,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做馕过程用上机械化设备,我做的馕不断创新,收入也在提高。”随着馕产业发展,不少慕名而来的人“拜师”夏麦合苏木。

如今,“打馕一条街”已有50余家馕店,其中六成打馕师是夏麦合苏木的徒弟。亚克甫·麦麦提艾力便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名学徒,“我现在一天能卖出1000个馕,每个馕价格在2元到6元(人民币,下同)。”

在亚克甫看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馕产业。“每天有600个馕是固定送往餐饮店,此外,‘打馕一条街’也成了有名的街道,旅游旺季会有很多游客来参观打馕过程、买馕。”馕,逐渐成为“他乡美味”。

在喀什古城,一个“无人售馕柜”中叠放着热气腾腾的油馕,一旁张贴着收款二维码、售价单。“无人售馕柜”主人艾买提·苏拉曼是家中第六代打馕传人,“以前我在四川旅游时看到了卖饮料的无人柜台,受启发就用到了自己店中。”

2017年,艾买提在喀什古城开了馕店,得益于古城游客增多,“无人售馕柜”曾创下日营业额8000元的纪录。“我自己用酵母发酵,用柴火烤制,做出来的馕很受内地游客喜欢。”

今年,虽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减少,但对艾买提的馕销量并无太大影响。艾买提翻阅着手机通讯录告诉记者,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很多游客已成为“老顾客”,时常通过手机下单购买。“每天打的馕,有600个固定发给上海客商。”

记者了解到,在喀什地区叶城县、伽师县等地,馕产业园正蓬勃兴起。馕产业园是当地集游览、生产加工为一体的服务型旅游休闲场所,通过产业集聚效益帮助民众就业增收。仅伽师县馕产业园日产馕30万个,其中10万个发往内地省区市。

据悉,围绕馕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喀什地区制定《馕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2年实现5万人就业,年产值达50亿元,成为脱贫攻坚支柱产业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