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文

财经网产经讯 不同于其他酒企为去库存选择控货,进而导致二季度业绩滑坡,贵州茅台半年报的持续稳健增长,或许引证了茅台酒终端“一瓶难求”局面的“真实”。但直销、经销渠道的种种风波,以及市值创新高后有单日跌去千亿的震荡,又或许说明了茅台业绩“坚韧”之外的另一层“脆弱”。

7月28日下午,贵州茅台发布2020年上半年财报。其上半年营收增长11.31%至439.53亿元,归属净利提升13.29%至226.02亿元。另据Wind统计,从季度波动看,其一季度总营收增长12.54%,净利上涨16.69%。而其二季度的单季总营收在203亿左右,归属净利则为95.1亿左右。二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虽双双下调至高个位数,且收入增速为近7个季度以来新低。但与二季度营收约只有一季度十分之一,且罕见出现季度亏损的水井坊相比,茅台的季度波动并不算剧烈。

茅台业绩的抗压性,从其终端“热销”即可窥见一隅。本月初,财经网产经由多个销售渠道了解到,飞天茅台的单瓶售价已回升至2550元左右。

对普通酒企而言,终端价格回升或许代表了市场动销的回暖。但对茅台来说,终端价与建议零售价之间不断扩大的价差,却是引发各种争议的源头。

一个月前,茅台新签约22家直销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据北京商报报道,茅台对新签约的直销渠道商引入廉洁自律协议,要求渠道商收到货后立即开始销售,确保全国、区域渠道商每日有货可售。

而在今年4月,作为首批中标销售飞天茅台的线下商超贵阳星力百货集团,被外界发现将164404瓶飞天茅台做抵押担保,向贵阳银行借贷2.3亿元。此事一度引发关于直销渠道“囤货”的批评。

因1499平价购买茅台酒权益“翻车”的不止是直销渠道。今年3月,贵州白酒交易所推出贵州支援湖北医务人员以1499元/瓶的原价购买飞天茅台酒,每人限购6瓶的活动,但随后就被贵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并指出其不得关联抗击疫情,社会公益活动等进行商业化炒作。而后不久,贵州茅台也宣布由于该交易所对茅台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决定取消其控股子公司的茅台酒经销权并解除经销合同。

事实上,作为一家市值突破2万亿的明星公司,茅台对任何可能引发品牌形象危机的风吹草动都颇为敏感的表现,并非没有缘由。一方面,本月中旬一篇《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引发市场对茅台与公务消费、腐败关联的担忧,其市值在文章发布次日跌去近1740亿元。

另一方面,在本月27日茅台官网公布的集团党委会会议内容中,提到茅台集团要“不断增强呵护茅台品牌、发展茅台品牌的政治使命感、政治责任感和政治荣誉感,努力推动茅台实现新发展、展现新作为,切实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要全面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而年初茅台在公告中提到2020年计划安排总收入增长10%。如前所述,二季度单季总营收增速已回落至个位数8.79%,虽然经过一季度的中和,半年10.84%的增速仍高于计划,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的要求或许说明茅台的改革不能止步。

渠道改革方面,根据今日公布的半年报,上半年茅台酱香系列酒经销商减少293家。按区域看,国内经销商减少327家,规模下降至2051家。联系2019年全年茅台国内经销商减少640家,酱香系列酒经销商减少了503家的变动幅度,可见茅台收紧经销渠道的力度并未放松。

渠道之外,茅台内部也加速甩包袱,寻找新动能。上周的茅台集团专题会议,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静仁提出要加快清理余下的11家微利、亏损、僵尸子企业。

也就在本月,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连推4款蓝莓酒新品。同期,李静仁在调研茅台生态农业公司有机蓝莓基地时提出,作为茅台集团重要的产业扶贫平台,茅台生态农业公司要不断推动实现蓝莓种植连片化、产业化,让更多农户收益;要继续把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巩固丹寨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一域之光”的茅台,也在加紧洗刷过去的“污点”。本月上旬,贵州省纪委监委宣布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张家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茅台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明灿也正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这意味着自2019年5月袁仁国“落马”以来,被调查的茅台高管人数高达13人。

另据茅台官网,在本周的中级管理人员任前集体谈话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卫东提醒,履新干部要坚守廉洁自律底线,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永葆初心,做行为上的“老实人”。

“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更不是用来腐的。”是《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对茅台品牌价值的判断。这也或许暗示着,业绩不是评价茅台的唯一指标,普通消费者平价购买机会的多寡、飞天茅台之外单品的培育、内部治理廉洁性的提升,都是这家明星公司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