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云南曲靖一女子吃野生蘑菇后中毒致幻,被送医治疗,竟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甚至唱起了《忐忑》!

随着“毒蘑菇致幻”的新闻登上热搜,更多有相似经历的网友讲述起自己吃毒蘑菇后产生幻觉的体验:看见家人变成了高压锅、八爪鱼,天花板在开花,地板上有人跳艺术体操,从头顶飘下来的水母可以拉丝,蜘蛛一直往脸上扑等等。

在各种菌类中毒的“魔幻”体验中,最有名的就是看到小人跳舞了。在好奇心驱使下,很多人动起了亲身体验一把的“歪心思”,甚至跑到卖蘑菇的电商平台上询问:“我就是想见识一下小人才买的,几成熟才行?”

吃最野的蘑菇,躺最贵的ICU,真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夏季是蘑菇中毒的高峰期,在此提醒大家,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的解毒药。千万不要因为好奇,盲目尝试“毒蘑菇致幻”的危险游戏!中毒类型:损伤多个部位

在临床上,医生根据蘑菇作用靶器官产生的损害,将蘑菇中毒分为7种类型:

1.急性肝损害型:一般为鹅膏菌中毒;

2.急性肾衰竭型:一般为绿盖鹅膏菌中毒;

3.胃肠炎型;

4.神经精神型:一般为裸盖伞属、丝盖伞属及光柄菇属菌菇中毒;

5.溶血型;

6.横纹肌溶解型:一般为亚稀褶类菌菇中毒;

7.光敏皮炎型。

中毒高峰期:一年两次

一年当中,蘑菇中毒有两个“高峰期”。4~5月是鹅膏菌中毒的高发时期,此类中毒容易引起肝衰竭,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死亡。7~9月是亚稀褶类菌菇中毒的高发期,此类中毒容易引起肌溶解、急性血管内溶血和多器官衰竭。

另外,菌类网红“见手青”为裸盖菇属,在我国南方多省份,一般每年10月到11月份开始生长。这个类群的蘑菇一般个头小,菌柄细长一些,菌褶成熟后变黑,菌柄和菌盖受伤害后容易变为蓝色,多生长在腐殖质较高的地方。

中毒机制:特殊致幻物质

让人食用后产生幻觉的菌菇,通常含有特殊的物质如裸盖菇素,这些物质会使人中毒。

裸盖菇素存在于裸盖伞属、斑褶伞属、裸伞属、锥盖伞属、丝盖伞属及光柄菇属的200多个蘑菇种类中,为一类色胺衍生物,会激动5-羟色胺受体,导致精神错乱、幻视、烦躁、意识障碍等中毒症状。

还有些菌菇含有异恶唑衍生物,多见于鹅膏属鹅膏组的一些种类和毒蝇口蘑,该物质可刺激N-甲基-D-天氡氨酸(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使人产生神经精神症状。

此外,丝盖伞属、杯伞属及粉褶菌、小菇属的少数品种含有毒蝇碱、蟾蜍毒等,以及一种致幻物质——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LSD作用于神经系统,能让人的感官极度敏感,眼中的一切变得像万花筒一样鲜艳,无生命的物体仿佛突然有了生命,还能听到它们发出声音。

中毒表现:6小时内发作

云南蘑菇致幻,大多是因为含有裸盖菇素。裸盖菇素会造成神经精神型中毒,导致患者出现视觉、听觉的幻觉。除了精神症状以外,通常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发生抽搐,并造成脑损伤。此外,裸盖菇素中毒的潜伏期较短,一般在6小时以内发作。

中毒救治:及时就医洗胃

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切莫因为症状轻微而忽视,早期到医院处理可以抢到最佳的救治时机。去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曾收治过群体性裸盖伞属中毒的患者,1个爷爷带着4个小朋友吃了野蘑菇后,约1小时后出现幻听、幻觉而入院诊治。幸好送医及时,经过洗胃、输液、利尿和对症处理,爷孙5人终于转危为安。

提醒:

食用野生菌后,一旦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症状,应尽快催吐、导泻,尽早到医院就诊。

多数人对蘑菇缺乏专业识别知识,尽量不采摘、食用不认识或不确定品种的野生菌;

购买野生菌应选择正规超市、农贸市场;

食用野生菌不要多种类混杂,烹制时烧熟煮透,严禁凉拌生吃,食用时不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