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9月13日澎湃新闻网报道,近日,有视频博主到北京王府井狗不理店就餐并发布了测评视频,品尝后认为“感觉里面全是肥肉”“特别腻”,并称“100块钱两屉有点贵”。随后该店发布声明,称视频中的“恶语中伤言论不实”,并已报警。店方此举引发网友吐槽。目前,拍摄者表示未受到警方问讯,店方相关声明已删除。

商家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一次报警,引发很多人的质疑,直言在其身上看不到“老字号”应有的风度雅量。还有不少人把这种态度与一段时间以来其经营业绩不佳联系到一起,认为这样下去只会招致更多人“不理”。

商家考虑到相关差评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报警来寻求帮助,这种思路本没有问题,但仅仅针对个人的口感评价就举起大棒,则有待商榷。舆论的反应可能出于两点,一是商家平素的服务和产品确实不得人心,引起了一些消费者的反感;二是此前有其他地方的消费者因批评商家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先例。

这些年来,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舆论场,一些老字号商家都没有以前“香”了,一个比较集中的原因就在于“价贵、难吃、服务差”。当然,众口难调,并不是所有指责都有道理,但当集中性声音形成时,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

今天“狗不理”面对的难题,某种角度上也是很多老字号遇到的困境。这些老字号明明抓了一手好牌,为什么总是打砸了?老字号不能走向“为老不尊”“倚老卖老”,而是要勇于“归零”,像当初创业时那样尊重市场、尊重消费者。就公众而言,对待老字号的态度,既不能“逢老必反”,抱着敌视的眼光;也不能“逢老就从”,对老字号无原则迁就,纵容一些问题的存在。

傲慢强硬、不思进取,不仅仅是老字号自身的原因,还与有关方面的放任迁就甚至“溺爱”不无关联。比如,对于老字号存在的一些经营问题、诚信问题乃至“报警威吓差评者”等行为,相关方面往往站在哪一边?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还涉及“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当然要关心爱护,但不能以牺牲公平、诚信的消费环境为代价。否则,很可能会给一些老字号带来错觉,愈发恃宠而骄。

如果对所有市场主体、消费者都能一视同仁,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以市场规律为基石,让商家在商誉受损时可以有效维权,消费者发表正常评价时也不会祸及其身;不管你是有头有脸的老字号,还是初出茅庐的新品牌,遇到问题只能“找市场”而不是“找市长”,那么时下自然不会出这么多幺蛾子。

关心老字号需要更公平的视角和力度。在法治社会和成熟的市场环境中,所有老字号都应保持清醒,谁都不是特殊人物,没有任何法外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