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起黄铜棒 炼就“金田法”
如今已经登陆A股主板的上市公司金田铜业,前身只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乡办小厂。30多年来,该公司通过聚焦主业,加大人才技术投入力度,做大做强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国内集再生铜冶炼、铜加工、铜深加工于一体、产业链最完整的公司之一。当前,金田铜业一方面专注铜加工,另一方面坚持绿色生产,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近日,在2020年中国铜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上,金田铜业位列“中国铜棒(排)材十强企业”榜首,同时被评为“具备国际影响力中国铜企业”。从一个几近倒闭的乡办小厂起步,逐步成长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铜加工企业之一,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回溯30余载发展历程,金田铜业始终专注铜产品加工,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目前,该公司产业涵盖铜加工、高新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其中铜合金板带与铜合金管、线、棒,以及阴极铜、漆包线、钕铁硼磁性材料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居行业前列。今年,金田铜业铜加工总量突破100万吨,已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铜加工制造基地。
业精于专
1986年,时任宁波市江北区妙山乡镇工业办副主任的楼国强,接手濒临倒闭、几成废墟的妙山砂轮厂。这家乡办小厂连年亏损,乡政府既缺资金,更缺能带领该工厂走出困境的领头雁。当时,30来岁的楼国强曾帮助当地纽扣厂起死回生,因此这次重任又压到了他肩上。
上任后,楼国强首先面临资金紧缺的难题。他拿出个人积蓄以及借来的5万元,同时又向信用联社贷款10万元。企业员工上下一心,把所需款项凑齐,砂轮厂才得以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上马碾米砂轮项目。
第二年,经过分析调研,楼国强力排众议开始转变业务方向,进入铜加工领域,着手生产铜棒。1987年11月,公司炼出了第一炉铜,并开发出H59、H62铜棒,当年盈利12万元,企业终于重获生机。
“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抗不住风浪。”楼国强一反当时盛行的乡镇企业“船小好掉头”的思路加大投入,并坚持把熟悉的行业先做好做大,再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相关产品。
在楼国强的带领下,2000年底,公司正式改制成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企业转制,同时也建立起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随后,金田铜业驶上了发展快车道。
谈到今天的发展,楼国强告诉记者,金田铜业依然专注铜加工领域,在江苏、广东、重庆等地建设生产基地,形成了产业链完整、产品种类齐全的竞争优势;并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建立全球供应链体系和销售网络,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铜产品一站式服务。今年4月,金田铜业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A股主板上市公司。
厂兴于“绿”
在金田铜业,绿色生产早已成为共识。记者走进金田铜业,只见厂区内溪水潺潺,道路两边粗壮的香樟树郁郁葱葱,与厂区外车流熙攘的景象截然不同。这绿树成荫的“花园式”厂区,得益于楼国强一直坚守的绿色理念。
金田铜业的绿色生产理念不仅体现在厂区内处处可见的绿色,更深入到每个生产车间中。走在金田铜业车间,记者看到一条条生产线整齐排列,各类产品在经高度自动化机器处理之后,被成捆成箱地打包入库。巨大的厂房内,看不到几个工人,更闻不到异味。“我们车间一直都很干净,不允许出现异味、油污,员工工作心情也很舒畅。”金田铜业生产车间员工李勇自豪地告诉记者,这里已经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记者来到金田铜业办公楼高处,看到厂区厂房上均铺设了密密麻麻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照射下,电池板满负荷地运行,为车间稳定供电。多年来,金田铜业一直贯彻“节能环保、绿色生产”理念,投入巨资淘汰落后设备,不断引进世界一流生产设备,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真正落实金田“生态重于生产”环保理念。金田铜业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通过汇聚资源、加大投入,自主研发了直接处理废杂铜的短流程加工线、连续熔铜精炼炉、紫铜管坯电磁铸造技术等几十个创新项目。
“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我们通过技术攻关,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吨位电炉熔炼—潜液转流—多头多流水平连铸棒技术和设备’,工作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10余倍。”李勇介绍,这为大规模生产黄铜棒开创了一条既先进又实用的工艺技术路线,成了被行业专家誉为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金田法”。据了解,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改变了铜加工行业原有的生产作业模式,并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功成于人
近期,金田铜业厂区正在进行年产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项目建设,部分从国外订购的智能化设备陆续进厂。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过亿元,将购置世界最先进的棒线生产设备以及配套辅助设施,建成后形成年产5万吨高强高导铜合金棒线生产能力。
金田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铜合金棒线项目将实施SCADA、MES等生产信息化系统,并建设配套智能仓储,进一步提升项目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生产大数据高效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从原料熔铸到产品生产、仓储管理、物流运输的全线智能化管理。
近年来,持续推进智能制造是金田铜业转型求变的缩影,而人才是关键。金田铜业以企业大学内训培养为基础,聘请日本、韩国专家和国内高校人才加盟,以科研引领高端产品发展趋势。通过工艺改进与引进世界一流装备,实现“大数据、新能源、低耗能、优原料、精产品”的制造新格局。其中,金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多年来从事“低重稀土烧结钕铁硼磁体的组织调控与矫顽力提升”项目研究,解决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除了国内人才创新力量,金田铜业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合作,共同建立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材料问题研究所金田铜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开展高端铜及铜合金材料产品加工技术与产业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人才让金田铜业厚积薄发。其中,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重大基础装备专用多元高强耐磨铜合金产业化开发”项目,就是由金田铜业人才团队自主完成,该项目开发的多元高强耐磨黄铜合金,与国内同类产品相比,抗拉强度和耐磨性能均提高10%左右,已在国内10多家企业生产应用,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
此外,金田铜业还依托多样化研发平台,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凭借先进的铜精深加工技术,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余项。“30多年来,我们的创新创业之路越走越宽阔。如今,我们正瞄准千亿级企业和世界500强目标,全力打造规模化、平台化、智能化、国际化、绿色化的先进制造业加工基地,努力成为全球铜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为宁波制造、中国制造增光添彩。”金田相关负责人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郁进东 通讯员 张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