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指尖城市】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为城市治理赋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10月24日讯(记者韩璐)城市设施损坏修理不及时;民生政策兑现时效率偏低;繁华街区节假日人流管控压力大;实体商业与网络资源脱节……在杭州,城市大脑为千丝万缕、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提供了更优的解决方案,有效为基层治理赋能。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城市大脑让各类服务加速完成
今年6月,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借鉴杭州城市大脑“亲清在线”的理念,上线了12项涉及困难户、残疾人、老龄人、企退人员和困境儿童等五类人群的民生类政策。变“人工排查”为“数据分析”,变“审核材料”为“无需纸质”,变“层层拨付”为“瞬间兑付”。这几大举措,在保证信息准确的同时,又能让群众办事所需的材料极简化,政策受益人群覆盖率和兑现时效率大大提升。
仓前街道的工作站韩璐摄
杭州仓前街道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和规划云城建设重点区域,是梦想小镇、高铁西站所在地,现有登记流口11.9万,潮汐人口26万。面对庞大的社会治理基数,城市大脑的建设越发凸显作用:疫情期间,仅用一周时间完成了4557家企业“亲清在线”租房补贴申领。“网事警情”联动处置体系中,钉钉“网事警情”实时调度系统,让110报警、主任热线等自动生成情报,一键派单处置。“网格鹰眼”通过664个监控实时抓拍现场,100余名网格队员借助“4G单兵”系统,3分钟内就能够到达事发现场。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信息畅达助工作人员减压增效
城市基层治理由政策引导,最终还要落实到每一件看似细小的事情上。这就导致基层工作人员需要处理的事项数量非常可观。
乌镇人民公园内的智能互动功能韩璐摄
城市中设施损坏,若修复不及时,日积月累就会给群众造成不便,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乌镇近些年来经历了不少“高光时刻”。在城市治理方面,其打造的“乌镇城市码”,赋予每个网格、每个设备唯一的标识编码,可实现设备一键报修。群众扫描设备上的网格码,可快速报送故障设备具体位置,故障信息第一时间推送“联动中心”数据大屏,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前往修理。
湖滨步行街上的“智慧灯杆”韩璐摄
杭州湖滨街道,被誉为“杭城的门厅、西湖的会客厅”。同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商圈一样,大型活动的人员疏散、现场管控一直是治理难点。尤其是节庆期间,人流熙来攘往,安保压力可想而知。湖滨街道借助城市大脑,在公安、交警、城管等多部门协同下,用数据助力决策和现场管控。以2019年12月31日当晚的“湖滨之夜”跨年活动为例,当天,通过共享人流舒适指数的实时变化数据,经科学研判、决策,活动结束之后100分钟内4.8万人安全疏散,疏散效率较前一年的跨年夜提高40%以上。
比好更好方能支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是文明的结晶,更应该是美好生活的载体。如何让城市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是城市大脑的建设者们求索的议题。
胡雪岩故居凭借其独特的人文价值和建筑文化魅力,广受游客的欢迎和喜爱。为促进游客入园参观舒适、安全、有序,胡雪岩故居与城市大脑文旅系统进行数据链接,于2020年3月18日上线“20秒入园”的服务功能。游客可以提前通过“掌上西湖”APP或“西湖旅游”公众号进行网络预约购票,在检票口闸机上刷二维码即可入园。
武林商圈的智能便民设施韩璐摄
今年来,杭州武林商圈依托城市大脑平台,紧扣服务关键环节,继续做深做细停车服务。整合了杭州大厦等8个公共停车场库2685个停车位信息,并在延安路等主干道搭建17块电子引导大屏。通过数字驾驶舱与场库系统的并联,显示各场库车位情况。同时,上线商圈公共服务引导小程序,并在广场增设158处路面指示引导牌,实现场库泊位平均利用率提升45%、延误指数下降6.6%、掉头率下降62%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