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实控人将变更为国药集团 同业竞争问题待解
北京商报讯(记者 姚倩)10月28日,太极集团官微发文称,重庆市涪陵区国资委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中药、涪陵国投及太极有限,就对太极集团控股股东太极有限增资事宜签订增资协议。增资完成后,太极有限的股权结构将由涪陵区国资委100%控股,变更为中国中药持股比例66.6666%;涪陵区国资委持股15.9164%;涪陵国投持股17.417%。
成为央企上市公司一事并未给太极的资本市场表现带来振奋,市场对太极集团易主的消息似乎并不感冒。10月28日,太极集团股价继10月26日跌3.75%后,再创新低。截至收盘,太极集团跌4.45%,创60日新低,现价14.82元。
对太极集团的资本市场表现,投资人士认为,中国中药并购太极集团的效果还有待考察,太极集团目前的经营一般,业绩承压。除了中成药等医药工业,还有占比不少的商业,能和中国中药起到协同效果的是太极集团的中成药板块。但中国中药与太极集团同属中药领域,存在一定同业竞争。
据了解,中国中药是国药集团中药产业板块的核心投资平台,公司经营范围覆盖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以及抗生素等。作为从事中、西成药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太极集团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等医药产业链。
长期以来,太极集团的业绩处于萎靡态势。自上市以来,太极集团超过8年扣非净利为负数。2011-2019年,太极集团的扣非净利分别为-1.33亿元、-2.43亿元、-1.72亿元、-2.81亿元、-5.36亿元、-4.43亿元、6437.48万元、-8362.94万元、-1.57亿元。日前,太极集团披露2020年三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5亿元,同比下降3.85%;实现净利1625.83万元,同比下降86.87%。其中,公司抗感染药、呼吸系统、抗肿瘤以及神经系统治疗领域营收均呈下滑趋势。
变卖资产是太极集团的主要自保方式。今年9月,太极集团发布公告称,为整合闲置资产,提高资产使用价值,聚焦医药大健康产业,公司拟将持有的成都新衡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资产对外转让。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上述转让将合计获得收益约4.01亿元。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很多公司其实主业不济,更多依靠政府补助等方式实现所谓的业绩增长或者盈利。从太极集团自身发展来看,公司上市以来扣非净利连续多年为负数,亟需改善自身业绩。混改对于激发国企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太极集团方面表示,通过此次混改,国药集团成为太极集团的实控人,将对公司在拓宽产业链、提升中药产业守正创新等方面发展建立更加科学的经营管理机制等。对于业务发展规划以及同业竞争等问题,太极集团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详情以公司披露的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