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关爱老年群体
不久前,郑州新郑机场有块暖心的牌子上了“热搜”。从今年3月起,新郑机场为方便老年人等不会使用手机扫码的乘客能够尽快通过机场,特在两个出口增设“老年人入郑扫码帮扶点”,由工作人员使用专用手机帮助有困难的老人扫码、填报、核验。虽是一块普通的提示牌,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助老举措。关爱老年人,不能总是说说而已,新郑机场用心用力,值得其他服务企业借鉴。
老龄化正加速来临,无论走到哪里,不经意间都会发现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现实中有不少老人踯躅独行,一个人操持着自己的老年生活,他们看起来坚强豁达,乐观无比,遇到困难大多靠自己克服,尽量不叨扰邻里和孩子,更不用说陌生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养老生活十分惬意,他们内心渴望关心与帮助,盼望出行就医便利,因此,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养老环境,非常迫切。对老龄群体的关心应更多更实更细一些。该担的责任不能卸掉、应做的规划不可随意更改,该建的设施不能轻易取消、亟待改善的服务也不应被屡屡忽视。
设施不足的短板,无时不在影响老龄群体的生活和出行体验。即使在一线城市,坐轮椅出行的老人一样会遇到诸多不便。如:医院就诊,老人常常要排队等待很久才能就医;地铁换乘,老人会望着高高的台阶兴叹;过街天桥,配有电梯的凤毛麟角;一些步行街设置座椅少,经常看见席地而坐的老人。对于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者,到了需要将老龄群体的需求转化为每个城市设施细节的时候了。
智慧城市建设,一定要想到会有一部分老年人始终跟不上智慧的脚步。医保卡社保卡都电子化了,但老年人还会一直使用手中的卡。比如,老年人去邮局寄包裹,可邮局也变成智慧邮寄了,所有邮寄流程都扫码后在手机上操作,邮局人少活儿多,没人耐心逐个教会老人操作,寄个包裹变成了挑战,老人难免焦虑。疫情期间,在医院、超市、公园门口随处可见手足无措、被健康码困住的老人,其实社区已经对每户居民做了认真统计,分类下发了不同颜色的出入证,实现网格化管控。对老人而言,如果凭小区出入证管理老人群体在附近的日常活动,那些不会扫码的老年人就不用到处戴着老花镜填写身份证号了。开启智慧快车,要多帮扶老年人,若有的老年人实在搭不上快车,也要给他们留一辆慢车坐。
总之,每一项改革和创新都应把老龄群体放在心上。小区垃圾分类本是好事,但物业公司不再让清洁员上门收垃圾,让住户自己把分好类的垃圾送到集中点,这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是天大的难事,服务者对此应细心帮扶到位。近日,国家颁布规划,将对群众体育设施的建设提速扩容,这项惠民利民的重大举措关系到健康中国战略落地,相信,健身设施的选择和布局也会向老龄群体倾斜,照顾老年人的运动特点,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