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汉滨区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模式
雨过天晴,伴着秋雾,陕西安康汉滨区县河镇红升社区屋舍俨然、白墙黛瓦、飞檐高挑,格外清新亮眼。二十一栋徽派建筑楼间,回荡着群众们的欢声笑语。
汉滨地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超10万人,大都分散居住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十三五”以来,汉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70个,23809户81594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新家园,开始新生活。
从山区到城镇,从土胚房到楼房,群众居住环境改善了,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发生变化。“乐业才能安居”,怎么乐业?怎么服务?谁来管理?汉滨区制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发展实施方案和15个专项方案,建立后续扶持项目库,涉及14大类554个子项目,总投资7.5亿元,2020年实施项目37个,总投资1.3亿元。全区按照“强化党建引领,推行产业优先、优化治理服务”思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可致富。
组织在身边,办事更方便
“红升社区能有今天的变化,离不开社区党支部,现在社区一月一个样,大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县河镇红升社区老党员汪德玉说。
红升社区占地100余亩,有安置房708套,截至2019年9月30日,入住率100%,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5户756人。
以前办事,村干部都是上门服务,现在搬到这里,人心怎么凝聚?怎么方便群众办事呢?社区建成后,随着入住人口增加,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县河镇党委、政府面前。
人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今年以来,汉滨区将搬迁工作重点转到后续扶持管理服务上,按照“抓党建、壮队伍、优保障、建制度、强引领”思路,构建精干高效的基层组织体系,以党建为引领,在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做到党建覆盖全面、队伍建设过硬、基本保障到位、工作制度健全、作用发挥充分,为搬迁群众乐业安居提供组织保障,把搬迁安置社区打造成“乐业之家、方便之家、温暖之家”。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汉滨在全区300户以上的安置点单独设置基层党组织,300户以下的安置点采取联合、挂靠方式组建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成立党组织条件的安置点选派党建指导员、第一书记,设立工青妇群团组织。
汉滨按照“功能实用、服务群众”的原则,采取购买、新建、改扩建3种方式,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置,整合人社、民政、综治、群团等机构,建设集便民服务、就业指导、日间照料、综治调解、文体活动“五个中心”功能的党群服务阵地,为搬迁群众提供宣传教育、保障维权、帮扶救助、综治调解、志愿互助、应急避险、信息公开、文化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老年和儿童日间照料等服务。
2020年4月,县河镇红升社区将党员进行整合,建立起融合型党支部,发动党员参与到社区管理服务当中,同步建成党群综合服务中心,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以前交养老保险、合作医疗,都需要回原来村上办理,现在好了,有了党群综合服务中心,我们走出家门,几分钟就办好了。”红升社区搬迁群众陈彬说。
红升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志宝介绍,社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内设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综治民调、金融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窗口。社区以文化长廊形式配套“美化、绿化、亮化”等设施,建成1处综合广场,2处休闲广场……
县河镇红升社区只是汉滨区以党建引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管理的缩影。七堰社区、沈家岭社区、恒华家园社区……纵观汉滨川道沿线、南北二山,170个安置点,共单独或联合组建党支部68个,挂靠邻近村102个,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6个,所有社区服务阵地均达标,全区易地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产业走在先,门口把钱赚
走进汉滨区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新社区工厂,工人们正坐在缝纫机前娴熟地操作机器,送布走线,缝合一只只毛绒玩具。
“在这里上班,一月能挣2000元左右,最主要还是能照顾家人,比出门打工划算多了。”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搬迁户刘丛红满脸堆笑地说。
一年前,刚刚搬入社区的刘丛红,面临的还是另外一种境遇: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丈夫一人在工地挣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群众搬了新地方,生活就要有所改变。可搬进社区的群众远离了土地,吃颗葱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沈家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洪平说。
稳定就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庙镇在社区指导成立了移民委员会,各单元成立了楼栋长、网格长。通过挨家挨户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就业意愿,联系市区人社、农林等部门专家到社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尽快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为就近就业打好基础。
为了给搬迁群众找到好出路,汉滨区摸清搬迁群众“底子”,认真分析各社区周边主导产业、集体资源、劳动力分布、就业状况、人均收入等优劣势,充分考虑搬迁户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结合留在社区大多是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等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对全区3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对1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加工车间,形成一批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业态的新社区工厂。
“政府给我们引进了工厂,现在只要自己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刘凤琴说。随着社区毛绒玩具厂的建成投产,刘凤琴和一大批社区搬迁群众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目前,汉滨区共建成新社区工厂91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带动就业7335人,2523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社区工厂无疑解决了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可还有一部分群众却又陷入了“窘境”。“人能搬走,土地却搬不走,我就适合在土地上干活,进新社区工厂我干不了……”大竹园镇七堰社区搬迁群众侯运琴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
为确保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一个不漏,汉滨区在实现搬迁社区新社区工厂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党支部+产业就业”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一批以茶叶、辣椒、核桃、猕猴桃等为主的农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社区附近建设起来。
“这一片茶园就是我务工的地方,前一段时间,我就在茶园剪枝,7块钱一小时,一天基本都做10来个小时。”侯运琴说。
抓好产业就业,做实安心工程。汉滨区发挥搬迁社区党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培育新社区工厂、农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市场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让搬迁群众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围绕易地搬迁安置点,全区共建成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地147个,发展生猪养殖79万头,魔芋、蔬菜种植分别达到12万亩、17万亩,41410名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汉滨实现搬迁群众劳动力有序转移,职业和务工环境发生了改变,在汉滨各大社区,搬迁群众楼上有新房,楼下有岗位,山上有园区,山下有笑语,群众脱贫增收的路越来越宽,幸福指数逐日提高。
治理有良方,和谐又温暖
“我们社区好,每个楼都有楼长,管卫生、管水电,两口子吵架都管……”这是关家镇小关社区居民的共识。
关家镇小关社区居民孙明辉是一位出了名的热心人,平时在社区里面只要发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他总是会指出来。后来,在社区群众的推荐下,孙明辉被推选为楼长,社区党支部还为孙明辉解决了公益性岗位。
“现在搬到了社区,我们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为了这个大家庭更加和睦、和谐,我愿意做这个家庭里的调和剂。”孙明辉说。
汉滨区明确,由各安置点党组织牵头,搭建以网格党小组长、楼栋长、党员中心户长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的群众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社区居民尊法守法意识逐步提高,社区和谐稳定。
“过去社区纠纷多,自从陈宇明到松坝社区任职,通过改变社区管理方式,民风好了,矛盾纠纷和上访事件也少了。”谈到松坝社区,汉滨区谭坝镇党委书记陈康玲连连称赞。
2019年,松坝社区通过整建后,由团区委副书记陈宇明担任谭坝镇松坝社区第一书记、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松坝社区党支部班子调整后,通过摸民情、访民意,研究制定“德治松坝”管理模式,落实“一约四会”,设置“善行义举榜”“新民风文化墙”,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积分超市”,每季度开展道德评议,弘扬“诚孝勤俭和”文明乡风,引导形成了文明和谐、崇德向善、自立自强的社区风气。
在社区治理方面,汉滨区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上下功夫,健全治理体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汉滨区按照新设、融合、挂靠三种形式,规范设置4个搬迁社区居委会、46个融合型社区及120个挂靠居民小组,推行网格化管理。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实施一楼一网格,共推选网格长700余名。建立文明实践站4个,开展道德讲堂170余场次,开展道德评议400余场次,群众自发成立“治安巡逻队”“义务清扫队”“文明新风宣传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400余个,构建了联系无障碍、管理无盲区、服务无缝隙的“立体化”搬迁社区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