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6日电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16日发布的《APP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显示,APP广告的投放后台向头部交易平台集中,马太效应显现;消费者反映强烈的APP广告“关不掉”问题仍然突出;个性化广告推荐“不可选择”问题较为普遍。

据悉,上海市消保委方面通过对600款APP广告行为分析发现,58%的APP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

“卖广告”是互联网公司流量变现的最主要方式。近年来,互联网广告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移动互联网应用(以下简称“APP”)成为互联网广告主要的发布媒介。

相对于传统广告与互联网搜索类广告而言,APP广告多为“信息展示-点击购买”闭环型广告,对消费者的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影响更大。APP广告的精准投放与竞价交易,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影响甚大。与此同时,APP公司为了增加广告收入,采用标题误导或不当技术手段增加点击量或播放时长,消费者对此不胜其烦。

据悉,2019年9月-2020年11月,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与相关企业组成项目组,开展了为期15个月的数据抓取、内容梳理与趋势分析。当日面世的“报告”显示,有关弹窗干扰、强制推送、信息窃取和涉黄涉毒等问题广告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随着法规政策出台与监管加强,APP内置SDK插件广告投放行为日渐规范。

根据“报告”,拥有大量用户的相关APP隐私政策规则冗长复杂,个性化广告推荐关闭入口极其隐蔽,关闭流程设置繁琐,还利用技术手段限制消费者永久关闭个性化广告推荐的权利,消费者仅能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关闭,且仍旧会看到广告。

上海市消保委方面对记者表示,APP广告发布者的责任亟待引起重视。该委认为,APP广告千人千面,广告数量相当庞大。因此,关键在于APP发布者要尽到对广告内容进行合法性审核的义务,为消费者“把好关”。(记者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