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以常态化制度化措施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据悉,通过积极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重大改革,已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截至去年底已开展了三批带量集采,覆盖的药品平均降价54%,每年节约费用530多亿元,惠及亿万患者。

要知道,药品采购节省的每一分钱,只要用好用到位了,都是对广大居民、尤其是患者的极大帮助,都可以切实减轻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就有可能减少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同时,还可能有效减少医患矛盾,减轻医院的精神压力,以更好的精神状态为广大患者提供服务。

事实也是,在没有实行药品采购前,药品价格可谓是五花八门,各大医院、医务人员都在通过各种正当、不正当的渠道采购药品,从而出现了庞大的药品中间商、经销商队伍,并滋生了严重的腐败和违法乱纪行为。实行药品集中采购后,这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比较好的解决,因为药品采购医院和医生自定的路堵死了,而必须进行集中采购,医院和医生没有了自由采购药品的权力,药品价格等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没有了,与药品生产厂家、中间商、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也开始逐步地从多环节、多渠道转向一、两个环节,更多的是厂家直接参与药品集中采购投标。因此,从价格的角度来讲,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纳入到基本药品目录范围的药品,价格明显比集中采购前低。

需要注意的是,在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实施后,基本药品、常规药品等价格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情况下,一些进口药、高价药,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能够降下来,还存在明显的药价过高、患者无力承受的现象。原因就在于,由医院按照规定进行的药品集中采购,虽然改变了此前多头进药、医生进药等带来的问题,却因为采购分散、数量不足而无法实施以量换价。因此,如何利用数量优势、与药品生产厂家和中间商、经销商进行利益博弈与价格谈判,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改革思路也就形成了。

很显然,药品采购也就在采购量的支撑下,话语权大幅增加。无论是进口药还是国内高价药,在采购量面前,都不得不低头让价。因为,如果不低头让价,就意味着会失去庞大的市场,失去继续给规模庞大的患者群体提供药品供应的机会,并有因为某些制度的设计,失去其他方面药品的投标机会,而让其他企业机会大增。纵然是龙头药品企业、地位最高的药品生产企业,在庞大的患者群体面前,也只能通过让价来进入药品供应渠道。自然,药品降价幅度就会很大,高则降价幅度达到了90%。这样的降价幅度,当然对患者很有好处了。

应当说,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对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深化,也是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重要改革举措。如果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在药品价格方面不能有很强的话语权,并将话语权转化成广大患者的福利,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就很难认为是完整的、有效的,就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所以,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是一项非常好的制度,也是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制度,更是药品集中采购制度向纵深推进的标志。这项制度的实施,对广大患者来说,确实是非常好的一项重要举措,产生的社会效应也是非常大的。

而从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把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重点放在进口药和高价药方面,也是抓住了矛盾的焦点和核心。因为,进口药品大多价格过高,国内一些高价药也是定价过高。因此,必须通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来将这些药品的价格压下来,让生产厂家和中间商、经销商用价换量,真正让利于广大患者。也只有这样,患者的负担才能降下来,才能避免一些患者因为药品价格过高而放弃治疗,给广大患者更多治好病、养好身的机会。

需要把握好的是,在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过程中,如何规范医院和医生的行为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药品进入医院后,医院加多少价,如何加价,医生会不会给患者使用降价后的药品,会不会推荐价格高的自费药品,等等,也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需要有关方面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减少制度漏洞,让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这副“良心药”,能够真正惠及广大患者,让广大患者不仅治好身体上的病,更能治好因为药品价格过高、经济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负担的病。